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

ID:59460834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2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_第1页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_第2页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_第3页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_第4页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示范教案(物质的分散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分散系从容说课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本课时的“物质的分散体系”的内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胶体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初中已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列表比分散系的有关知识。要重视以旧带新,联系已学过的与胶体知识有关的基础

2、,以达到边复习旧知识、边学习新知识的目的。结合实验和列表比较,从观察比较中认识胶体的本质特征。在胶体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记忆难、应用难等问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归类知识。具体做法是: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故采用实验、分析、讨论、归纳的综合教学方法,从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从初中化学学习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入手,得出分散系、胶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教学重点胶体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胶体的本质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三维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3、了解胶体的概念。2.了解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实际应用。3.掌握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4.掌握胶体的精制方法;理解丁达尔效应。5.掌握电离的概念。6.能用物质的分散系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7.让学生欣赏胶体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冬季时,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种景象:早晨大雾笼罩。或在某些地区,经常出现雨后出现晴朗的天空时,常会看见美丽的彩虹。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质的分散体系。推进新课板书:物质的分散系一、物质的分散系演示:物品准备:食盐

4、、泥土、植物油、蒸馏水、玻璃棒、三只烧杯。请三位同学参与演示,老师指导。生甲将5g食盐溶于100mL水中,充分搅拌,观察现象。生乙将5g泥土溶于100mL水中,充分搅拌,观察现象。生丙将5g植物油溶于100mL水中,充分搅拌,观察现象。生甲食盐水是澄清、透明、均一、稳定的溶液。生乙泥土水是浑浊、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的液体。生丙植物油溶于水得到也是浑浊、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的液体。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刚才三位同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生把一种物质加入到另一种物质中去。师那么,根据此方法,请同

5、学们归纳出分散系的概念,什么是分散系?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板书: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分散系师上述三位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三种混合物,是否为分散系?生是,属于分散系。师是同一种分散系吗?生不是,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因为得到的是三种不同现象。师那么如何给分散系进行分类呢?板书:2.分类生1可以分成三类:溶液、浊液、胶体。生2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悬浊液或乳浊液),小于10-9m的分散系叫做溶液,在10-9—10-

6、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板书: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悬浊液或乳浊液);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的分散系叫做溶液。师同学们都爱动脑筋,能够很快得出结论。下面我们再来一起做实验,了解胶体具有的性质和与溶液的区别,以及胶体的应用。板书:3.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分组实验]学生按学习的4人小组(前后两排同学)完成下列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取一只烧杯,加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

7、。继续煮沸,待液体变成红褐色后停止加热。2.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分别置于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通过小孔将光射向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实验现象。3.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师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单。展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2.溶液、胶体被光照射3.在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铁胶体(学生活动)完成实验后,以小

8、组为单位,填写实验报告单,进行汇报。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出现红褐色液体胶体制备成功2.溶液、胶体被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硫酸铜溶液没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3.在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铁胶体加入氢氧化铁胶体的试管中浑浊现象消失,在试管底部出现沉淀,另一支试管是浑浊的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溶液中悬浮的颗粒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胶体的制备可以用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