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

ID:59464344

大小:1.68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02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_第1页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_第2页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_第3页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_第4页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边继君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轻描重彩总相宜造型·表现教学班级八年级教学内容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

2、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创新:选用不同

3、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

4、主要途径与手段。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色笔、颜料。教学过程个性思考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水盂。学具: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等。写生与感悟:体验生活、注重写生。写生是依照具体的物象来描绘,是解决作品“熟绢熟宣勾线笔染色白云笔水盂墨汁国画颜色二、新课导入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三、新授课程1.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的问题”,是从观察生活中解决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也是学习花鸟画的重要方法之一。中

5、国画是有写生传统的,古人所谓“应物象形”就是面对实物的写生方法。历来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一个画家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不了解花卉的风、晴、雨、露,禽鸟的飞、鸣、宿、食就很难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自然界。通过荷塘写生,初步尝试用白描的方法完成一幅荷花白描小品,也为工笔荷花创作做铺垫。欣赏与探究: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如宋代的名作《鸡雏待饲图》《双喜图》《出水芙蓉》等,初步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和意境美,画家通过作品的意境抒发主观感受,表现一种潜在精神,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喻情。如画荷花,表达作者“出污泥而不染”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

6、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2.分析讨论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

7、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碧桃图》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3.欣赏感悟《百花图卷》(纵31.5厘米、横1679.5厘米)。观察:画卷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特征。欣赏: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代佚名,是以白描为主,浓淡墨烘染为辅的巨幅长卷。图中绘有梅花、山茶、罂粟、牡丹、荷花等五十余种花卉,花间穿插、点缀禽鸟、草虫

8、、蛱蝶、小鱼等,极富自然情趣。其间在枝杆、花叶正反翻转的形态及纹理、蜻蜓、鸟类、草虫的用笔都有微妙而精致的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