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

ID:59464518

大小:18.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2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2接触。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3、影响燃烧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不可变)②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可变)③O2的浓度。(可变)4、促燃方法①增大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②增大O2的浓度。(或加快空气流动)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内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内鼓入富O2空气Fe在纯O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5、爆炸①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②分类:爆炸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车胎、气球、锅炉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炸药、烟花、煤气注意: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内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①移除可燃物。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③隔绝空气(或O2)。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注意:油锅起火还可以立

3、刻向其中加菜。二、能源利用1、化石燃料(1)种类:煤、石油、天然气(2)形成: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堆积起来,并被岩石层、泥浆层埋入地下后,经几亿年的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3)重要性:三种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的三大支柱。①煤是黑色的“金子”,有“工业的粮食”之称。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③天然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2、是有的分馏原理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沸点不同的各个成分先后蒸发出来。注意:①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②无新物质生成(都是原有的),属于物理变化。3、化

4、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燃烧产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煤炉渣固体固体废物污染CO2加剧温室效应CO污染空气SO2酸雨余热污染水源,导致生物死亡石油氮的氧化物(NO2、NO)酸雨CO2加剧温室效应CO污染空气天然气CO2加剧温室效应H2O无污染酸雨危害①危害动植物健康和生长。②破坏土壤和水源。③腐蚀金属、皮革、建筑以及织品。防治①减少人为排污。②研究煤中硫和氮的开发和利用。4、燃料的选择(1)考虑因素①是否易燃。②热值多少。③安全性。④是否易储存和运输。⑤价格。⑥来源。⑦污染性。(2)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3)绿色能源①乙醇:可再

5、生、省石油、少污染②氢气:无污染、来源广、热值高误区: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吗?分析:现在,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为化石燃料的使用,但并非全部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利用风能和潮汐能发电。三、CO的性质和用途1、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可燃性(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还原性(冶炼金属)③有毒性(煤气中毒)2、用途①冶炼金属(Fe、Cu)。②气体燃料(液化气)。四、CO2的性质和用途1、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

6、于水。化学性质①三不: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一般情况)②与水反应:CO2+H2O=H2CO3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④无毒性2、用途①灭火。②工业原料。③气体肥料。④制冷剂。⑤人工降雨。注意:CO与CO2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误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就能用于扑灭所有可燃物造成的火灾吗?分析:通常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用于一般可燃物造成的火灾。但二氧化碳却能支持钠、镁等活泼金属燃烧,此时,不可用其灭火。误区:误认为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分

7、析: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是因为CO2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并不是CO2使石蕊试液变红。误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水除去二氧化碳吗?分析: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只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其溶解量很小,因此,除去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是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五、CO2的制取1、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2、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CO2能溶于水且能跟水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又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4、验满方法

8、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5、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6、实验步骤查——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向装置中装药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