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

ID:59466248

大小:158.2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1-02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_第1页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_第2页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_第3页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_第4页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继保部分设计要求(2014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继保部分整体要求1.1课程设计内容1、完成新建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相间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2、完成新建变电站内变压器的主变零序保护整定计算*3、完成新建变电站内母线的保护整定计算*4、完成变电站内保护配置图、定值配合图的绘制(参见附例)1.2课程设计要求1、根据第二章整定计算原则进行保护整定计算。2、整定计算需提供完整的整定计算算稿,说明计算过程及取值过程。3、整定计算需考虑运行方式的变化,具体方式组合要求如下:1)考虑线路轮断:母线上线路总数为1-2条时,不考虑线路的轮流检修;母线上线路总数为3条以上时,考虑1条线路的轮流检修;2)考虑电厂运行方

2、式变化:当整定线路及配合线路与电厂相连时,需要考虑电厂全停的运行方式(含升压变压器停运)。4、线路保护灵敏度要求:(按照行业标准)1)线路长度0——50km,Ksen>1.52)线路长度50——100km,Ksen>1.43)线路长度100以上,Ksen>1.35、配合过程中动作时间级差为0.3s。6、需根据线路及母线保护配置的保护装置及TA、TV变比,形成保护定值通知单,并完成整定计算说明文档。第二章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及其实现2.1零序电流保护2.1.1零序电流I段整体原则说明:躲线末故障最大零序电流及两端非同期合闸产生的最大零序电流的较大者。1.躲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最

3、大零序电流计算公式:变量注解::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最大零序电流;:可靠系数(默认值1.3)。2.躲线路两端非同期合闸产生的最大零序电流计算公式:变量注解::可靠系数(取1.2);:保护所在线路两侧三相不同期合闸短时产生的最大,取潮流计算中最大方式下的线路负荷电流。最终定值选择:1)零序I段动作电流定值选择原则1、2中较大者。2)零序I段动作时间定值为0s。2.1.2零序电流II段整体原则说明:与相邻元件配合,并保证与本保护I段定值有级差;根据实际运行要求,零序II段最短动作时间0.7s,最长动作时间1.8s。注意:零序电流保护整定中的分支系数为零序分支系数,与课本中分支系数定义

4、不同,是待整定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与被配合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之比。1.与相邻线路Ⅰ段配合计算公式:s,II段最短动作时间变量注解::相邻Ⅰ段定值;:最大零序分支系数;:可靠系数(默认值1.1)。1.与相邻线高频保护配合(与纵联配合)计算公式:   时间:变量注解::相邻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可靠系数(默认值1.3)。2.与相邻线路Ⅱ段配合计算公式:变量注解::相邻Ⅱ段动作定值和时间定值;:最大零序分支系数;:可靠系数(默认值1.2)。:时间级差,取0.3s。3.躲线末变压器其他侧接地故障计算公式:s,II段最短动作时间变量注解::线末变压器其他侧接地故障流

5、过本线路的最大零序电流;:可靠系数(默认值1.2)。4.与I段保护存在级差计算公式:变量注解:——级差系数(默认值取1.2)。最终取值:1)零序II段动作定值取原则1、4中较大者,校验是否满足原则5的要求,时间定值取0.7s;2)若不满足原则5要求,取原则2、4中较大者,校验是否满足原则5要求,时间定值取0.7s;3)若不满足原则5要求,则取原则3、4中较大者,校验是否满足原则5要求,时间取原则3定值。4)若仍不满足要求,则按照原则5取值;时间定值取最长动作时间1.8s。2.1.3零序电流III段整体原则说明:与相邻元件配合,并保证线末接地故障灵敏度;根据实际运行要求,零序I

6、II段最短动作时间1.8s,最长动作时间3s。1.与相邻线路II段配合计算公式:变量注解::相邻Ⅱ段动作定值和时间定值;:最大零序分支系数;:可靠系数(默认值1.2)。2.与相邻线路III段配合计算公式:变量注解::相邻III段动作定值和时间定值;:最大零序分支系数;:可靠系数(默认值1.2)。3.躲线末变压器其它侧接地故障计算公式:变量注解::线末变压器另一侧母线发生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可靠系数。4.线路末端故障有灵敏度计算公式:变量注解::为线末接地故障流过本线路的最小零序电流;:灵敏度系数(按1.2-4要求取值)。最终取值:1)若原则3定值大于原则4定值

7、(变压器配合定值不满足灵敏度要求),则:a)按原则1取值,动作时间不小于1.8s;b)若原则1不满足原则4要求,取原则2,不小于1.8s;c)若原则2不满足原则4要求,直接取原则4整定值,时间取原则2定值再增加DT,不小于1.8s。d)最终动作时间取值需大于变压器高压侧主变零序I段动作时间,再增加DT,且不小于1.8s。1)若原则3定值小于原则4定值(变压器配合定值满足灵敏度要求),则:a)若原则1满足原则4要求,则取原则1、3较大者,时间定值取原则1配合值,不小于1.8s;b)若不满足原则4要求,则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