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

ID:59466328

大小:1.1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14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_第1页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_第2页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_第3页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_第4页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粗糙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基本术语一完工零件实际表面轮廓图5-1表面轮廓表面轮廓:垂直于零件实际表面的平面与该零件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称为表面轮廓。1、表面轮廓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微小峰谷的不平程度;波距小于1mm;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2、表面粗糙度形状误差:波距大于10mm的不平程度属于形状误差。表面波纹度:波距在1mm至10mm的不平程度称为波纹度。一基本术语按表面轮廓上相邻峰、谷间距大小,表面几何误差可划分:3、表面粗糙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2、;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一基本术语4、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取样长度l:评定表面粗糙度所取的一段基准线长度。2)评定长度lr:评定或测量表面粗糙度时所需的一段长度。标准规定一个取样长度至少包含5个以上的波峰和波谷。评定长度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取样长度。一般按5个取样长度来确定。一基本术语(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3)基准中线在取样长度L内,实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到该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即:一基本术语(2)轮廓算术平均中线在取样长度L内,将实际轮廓划分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面积相等的直线;即:F1+F2+…+Fn=G1+G2+…+Gm一基

3、本术语4)评定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或一基本术语(2)轮廓最大高度RzRz=︱ypmax︱+︱yvmax︱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即:一基本术语(3)轮廓单元的平均线高度Rc在一个取样长度L内,轮廓单元高度的平均值。即:一基本术语一个轮廓峰与相邻的轮廓谷的组合叫做轮廓单元。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所有轮廓单元的宽度Xsi的平均值,用符号RSm表示,即Xs6Xs5Xs4Xs3Xs2Xs1lr中线图轮廓单元

4、的宽度与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4)`间距特征参数-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1、表面粗糙度的代号位置a:幅度参数符号及极限值和相关技术要求。上、下限值符号传输带数值/幅度参数符号评定长度值极限值判断规则幅度参数极限值(μm)位置b:附加评定参数(如RSm,mm)位置c:加工方法位置d:表面纹理位置e:加工余量(mm)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新国标GB/T131-2006符号意义及说明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磨、

5、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未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1)标注极限值中的一个数值且默认为上限值(如下图所示)(2)同时标注上、下限值(如下图所示)标注举例: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1、一般规定粗糙度代号尽可能标注在注了相应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6、的同一视图上。粗糙度代号上的各种符号和数字的注写和读取方向应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粗糙度代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零件表面。2、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示例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2、常规标注方法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3、简化标注的规定方法(1)当零件的某些表面(或多数表面)具有相同的技术要求时,对这些表面的技术要求可以用特定符号,统一标注在零件图的标题栏附近,省略对这些表面分别标注。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2)当零件的某些表面具有相同的技术要求或直接标注空间受限时,可用简化标注: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3)周边

7、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的简化标注: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标注一般仅选用高度参数。1、评定参数的选择以下情况下例外:优先选用Ra值。1、当表面过于粗糙(Ra>6.3μm)或过于光滑(Ra<0.025μm)时,可选用Rz;2、当表面不允许出现较深加工痕迹,防止应力过于集中,需选用Rz。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三一般原则:2、评定参数值的选择总原则: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粗糙度值小;2)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要小;受循环载荷的表面要小;3)配合要求高、联接要求可靠、受重载的表面粗糙度值都应小;4)同一精度,小尺寸比大尺寸、轴

8、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三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较大的参数值。1、比较法:将被测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多用于车间,评定表面粗糙度值较大的工件。2、光切法:利用光切原理,用双管显微镜测量。常用于测量Rc为0.5~60μm。3、干涉法:利用光波干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