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

ID:59473771

大小:1.5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14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_第1页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_第2页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_第3页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_第4页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之地球公转自转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的运动(一)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吗?天转?地转?1、地心说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在他的《蒂迈欧篇》里提出,天体代表着永恒的、神圣的、不变的存在,它们必然是沿着最完美的圆形轨道绕地球作匀速运动,行星运动也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其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又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公元2世纪的C.托勒密时发展到完备的程度。他在其巨著《天文学大成》中,用本轮、均轮、偏心轮、等大轮等一系列圆周运动,对每个天体找出一种组合,用以预告它的位置

2、。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利斯塔克最早提出了日心说思想,认为恒星所在的天球不动,地球每日绕轴自转一周,同时在一年中又绕太阳公转一周,并以此解释天体的种种运动。15世纪波兰天文学家N.哥白尼写了《天体运行论》一书。他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行星系统,为天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2、日心说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阿利斯塔克哥白尼伽利略地

3、球的自转2、方向:自西向东地轴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在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时针方向不同NS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证明地球的自转傅科摆: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51年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圆顶大厦做了一次摆动实验。摆长67米,摆锤重27公斤。这种摆基本不受地球自转影响而自行摆动,并且摆动时间很长。在傅科摆实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傅科摆放置

4、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摆动平面逆时针转动。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BNCSDA1、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A潮涨潮落B冬去春来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D一年有365天3、自转周期: 一天(24小时)想一想地球自转会造成哪些自然现象?演示活动一:1、水晶球演示2、地球仪演示演示活动二:找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一人代表太阳,一人代表地球,模仿地球的自转太阳平行光线昼半球夜半球现象一:昼夜更替面向太阳的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现象二:地方时(时差)随

5、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北京时间是指东经120°的地方时,为我国目前统一使用的标准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同一瞬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12时刻不同,形成地方时。北京位于东经116°。因此,北京地方时不是北京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我国的最西端和最东端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东经73度)最东端: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畔(东经135度)两地的时差:4小时8分钟1、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而

6、我们观察到的为什么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好像太阳绕地球运行呢?2、同学甲对同学乙说:“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你认为正确吗?并说明理由。3、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的自转形成的是()①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②昼夜现象;③昼夜现象;④昼夜长短的变化。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2、方向:3、周期:4、产生现象:面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逆时针;顺时针;一天(24小时)(1)昼夜更替(2)地方时(时差)

7、1、你知道地球自转的哪些知识?(记住)(1)地球是在不停地绕旋转(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作方向旋转,从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作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24小时)正圆地球的形状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思考:实验:赤道半径6378.1千米极半径6356.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