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

ID:59474425

大小:985.0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20-09-14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1页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2页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3页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4页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技术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章压电式传感器1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压电材料3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4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5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1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是典型的双向有源传感器。当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以及声学、医学、力学、宇航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1.1压电效应1.2压电常数和表面电荷的计算1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1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

2、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生成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具有这种压电效应的物体称为压电材料或压电元件。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钛酸钡等。压电效应是可逆的。逆压电效应: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叫做电致伸缩效应。1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1压电效应1.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石英晶体是最常用的压电晶体之一。其化学成分为SiO2,是单晶体结构。它理想的几何形状为正六面体晶柱,如图所示。ZXY(a)(b)石

3、英晶体ZYX1.1压电效应经过正六面体(两相对)棱线且垂直于光轴的x轴称为电轴;与x轴和z轴同时垂直的y轴称为机械轴,如图所示。通常把沿电轴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把沿机械轴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作用力为剪切力时称为“切向压电效应”。1.1压电效应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组成石英晶体的硅离子Si4+和氧离子O2-在Z平面投影,如图(a)。为讨论方便,将这些硅、氧离子等效为图(b)中正六边形排列,图中“+”代表Si4+,“-”代表2O2-。(b)(a)++---YXXY硅氧离

4、子的排列示意图(a)硅氧离子在Z平面上的投影(b)等效为正六边形排列的投影+当作用力FX=0时,正、负离子(即Si4+和2O2-)正好分布在正六边形顶角上,形成三个互成120º夹角的偶极矩P1、P2、P3,如图(a)所示。此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电偶极矩的矢量和等于零,即P1+P2+P3=0当晶体受到沿X方向的压力(FX<0)作用时,正、负离子相对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此时正、负电荷中心不再重合,电偶极矩在X方向的分量为(P1+P2+P3)X>0在Y、Z方向上的电偶极矩分量为0Y+++---X(a)FX=0P1P2P3FXXY++++----FX

5、(b)FX<0+++---P1P2P31.1压电效应(P1+P2+P3)X<0(P1+P2+P3)Y=0(P1+P2+P3)Z=0(c)FX>0Y+++--X-+++---FXFXP2P3P1+-当晶体受到沿X方向的拉力(FX>0)作用时,其变化情况如图(c)。此时电极矩的三个分量为在X轴的正向出现负电荷,在Y、Z方向则不出现电荷。1.1压电效应可见,当晶体受到沿X(电轴)方向的力FX作用时,它在X方向产生正压电效应,而Y、Z方向则不产生压电效应。晶体在Y轴方向力FY作用下的情况与FX相似。当FY>0时,晶体的形变与图(b)相似;当FY<0时,则与图(c)

6、相似。由此可见,晶体在Y(即机械轴)方向的力FY作用下,使它在X方向产生压电效应,在Y、Z方向则不产生压电效应。1.1压电效应晶体在Z轴方向力FZ的作用下,因为晶体沿X方向和沿Y方向所产生的正应变完全相同,所以,正、负电荷中心保持重合,电偶极矩矢量和等于零。这就表明,沿Z(即光轴)方向的力FZ作用下,晶体不产生压电效应。1.1压电效应2、钛酸钡陶瓷的压电效应钛酸钡陶瓷具有类似铁磁材料磁畴结构的电畴结构。在无外电场作用时,各个电畴在晶体上杂乱分布,它们的极化效应被相互抵消,因此原始的压电陶瓷内极化强度为零,见图(a)。直流电场E剩余极化强度剩余伸长电场作用下

7、的伸长1.1压电效应在陶瓷的一端出现正束缚电荷,另一端出现负束缚电荷。由于束缚电荷的作用,在陶瓷片的电极面上吸附了一层来自外界的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与陶瓷片内的束缚电荷符号相反而数量相等,它起着屏蔽和抵消陶瓷片内极化强度对外界的作用。----------++++++++++自由电荷束缚电荷电极电极极化方向陶瓷片内束缚电荷与电极上吸附的自由电荷示意图1.1压电效应如果在陶瓷片上加一个与极化方向平行的压力F,片内的正、负束缚电荷之间的距离变小,极化强度也变小。因此,原来吸附在电极上的自由电荷,有一部分被释放,而出现放电荷现象。当压力撤消后,陶瓷片恢复原状,片

8、内的正、负电荷之间的距离变大,极化强度也变大。这种由机械效应转变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