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

ID:59477479

大小:814.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9-14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_第1页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_第2页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_第3页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_第4页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科手术与麻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科手术与麻醉的风险防范1一、风险防范要点·慎于术前 ·严于术中 ·善于术后2二、失血(一)评估1.骨折部位单侧闭合损伤失血量·骨盆骨折1500~2000ml·髂骨骨折500~1000ml·股骨骨折800~1200ml·胫骨骨折350~500ml·肱骨骨折200~500ml·尺桡骨折300ml·单根肋骨骨折100~150ml34562.X片估计失血量一侧肋膈角消失500ml 一侧上界达肺门水平500~1000ml 一侧胸腔顶部1500~2000ml73.实验室检查Hb↓、HCT↓4%出血约500ml84.临床判断·BP

2、、HR、神意、尿量改变·病例类型失血量 全髋置换术失血量为500~3000ml 骨盆切除、脊柱大手术和骨移值术失血量为7000~10000ml95.术中监测·手术野出血·吸引瓶出血量·纱布称重·CVP106.术后监测早期发现引流袋出血量,可供再次手术的参考·术后1h>10ml/kg·任何1h>500ml·2h内达400ml11(二)对策 1.及早建立快速通畅的静脉通路 ·开放2条静脉通路 ·采用大口径的留置针(16G或14G) 20G流量50~60ml/min 18G流量98~100ml/min 16G流量200~21

3、0ml/min 14G流量340~360ml/min122.液体复苏 (1)晶体液·在血管内半衰期为20~30min·扩容效果不如胶体液·乳酸林格液目前常用,用量最大·成人1~3L,小儿20ml/kg·次13(2)胶体液 ·是大分子重量物质、产生的渗透压使溶液主要保存在血管内 ·在血管内半衰期为3~6h ·主要适用于 血管容量严重不足者 麻醉期增加血容量 严重低蛋白血症或大量蛋白丢失者143.输血时机·开始输血点Hb为60~70g/L(Hcf0.18~0.21)·围术期Hb的危险水平为40g/L(Hcf0.12)15三

4、、骨粘合剂并发症又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是指在骨水泥型假体置入过程中出现的急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并发症的总称。骨粘合剂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粉剂和液态单体,临用时将两者混合成团状,置入髓腔,自凝成固体而起作用。混合过程产热高达80~90度。161718骨水泥单体毒性问题可渗透入血,高浓度不仅具有心肌抑制毒副作用,而且可破坏血液中的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使之释放蛋白水解酶,发生细胞和组织溶解骨水泥单体被吸收后引起组织凝血酶释放,血小板的活性增加,容易形成血栓给动物注射单体,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

5、动过速,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和出血19髓腔压力变化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关系骨粘合剂填入骨髓腔后,髓腔内压急剧上升,可导致空气、脂肪、骨髓颗粒等物质被挤入静脉而抵达肺循环,可造成肺栓塞采取降低髓腔压力措施,如彻底的髓腔冲洗、采用骨水泥枪以及排气管(孔)等一系列减少髓腔压力增高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术中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处理预防性使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充分吸氧。血容量不足和高血压病人应用骨粘合剂,更易出现低血压植入骨水泥前使用多巴胺、甲泼尼龙或H1、H2受体拮抗剂等,可有效防治心血管反应21四、止血带风险止血带下行四

6、肢手术时,视野清楚,并能减少组织损伤及出血。现多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带应具有一定的宽度。控制压力上肢300mmHg、下肢500mmHg。通常上肢止血带应用1h、下肢应用1.5h后应放松10min,以免组织缺血时间过长。22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止血带麻痹:①压力过大造成神经干挤压伤②压力过低,使神经干内静脉血瘀滞及出血浸润③止血带时间过长一过性血压下降:多发生在松止血带后。循环停止时组织因缺氧产生血管扩张性物质,松止血带后,患肢毛细血管床反应性扩张,血液流入患肢引起血压下降。如之前病人已有血容量不足,则更易发生。预防:在放松

7、止血带之前,适当加速输血补液的速度,两个肢体同时使用止血带时,不可同时放松23注意事项止血带的部位:上肢置于上臂上1/3处,下肢置于大腿上1/3。气囊之下的衬垫要平整,无皱褶,避免表皮压伤气囊止血带充气前,应抬高患肢并使用驱血带,驱血须彻底。患肢恶性肿瘤及感染性病变,可仅抬高患肢数分钟后充气,禁忌用驱血带。心功能不良者,抬高患肢和驱血均应慎重,因静脉回流突然增加可导致心衰24五、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

8、术后,可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腘静脉以下。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25DVT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西方国家骨科和大手术病人、肿瘤和其他慢性疾病病人的主要合并症,被称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血管疾病。国外的调查显示,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7%~50%。腹部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