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

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

ID:5948272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_第1页
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_第2页
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_第3页
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营养与恶性肿瘤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肿瘤细胞是有正常细胞转化来的,当其转化为肿瘤细胞后,即表现出与机体不协调的相对无限制的增长和不同程度丧失了分化成熟的能力.肿瘤细胞的这些生物学特征可以传给子代细胞,及时致癌因素的作用停止后,肿瘤细胞仍可持续增生,生长旺盛,夺取机体所需营养,是肿瘤体积不断增大,对机体有害无益。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对集体危害性大小分良恶性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均可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也可阻塞某些器官的通道,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如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压迫血管和神经,颅内肿瘤压迫脑组织,食管癌可引起吞咽困难。恶性肿瘤的侵袭可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出现并发症。如干细胞癌可广泛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障碍,骨肉瘤可破坏正常骨质导

2、致病理性骨折。恶性肿瘤因瘤细胞的侵袭破坏作用或缺血性坏死而发生出血,如肺癌可中带血,大肠癌出现便血现象。出血和感染也可见于某些良性肿瘤,由于局部机械性摩擦或继发感染引起出血。化学致癌因素,汽车尾气,煤烟沥青烟雾和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引发肺癌。从事印染橡胶及杀虫剂生产得人接触芳香胺类化合物,可诱发膀胱癌。物理致癌因素,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和放射性元素镭,铀,钴碘131可引发皮肤癌,白血病。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患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长期紫外线照射可引发皮肤癌,主要见于易感因素的个体,如白种人。生物致癌,能引起人或动物肿瘤的病毒成为肿瘤病毒,

3、通过转导或插入突变等机制,整合到宿主细胞DNA内,导致细胞癌基因激活或表达异常,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如乙型肝炎病毒与人类肝癌繁发生有关。寄生虫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原因,如日本的血吸虫病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埃及的血吸虫病与膀胱癌发生有关。临床资料表明,5%--10%的人体肿瘤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大多数肿瘤的发生是指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和倾向性而言,直接遗传有关的只有少数不多见的肿瘤。免疫力低下易患肿瘤,免疫力缺陷或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其中瘤发病率明显增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通过免疫监视作用清除肿瘤细胞,T细胞活化释放淋巴因子杀伤肿瘤细胞。某些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如乳腺癌欧美人

4、多见,日本冰岛胃癌多见,我国鼻咽癌多见,可能涉及到地理环境,饮食及生活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和甲状腺乳腺胆囊癌多于男性,男性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明显多于女性,除与激素分泌有关外,还与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有关。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好发于儿童,白血病,骨肉瘤,好发于青年,大部分癌症以老年人多见。亚硝酸盐:泡菜、腌酸菜、变质的残剩菜、咸鱼等食品,含硝酸盐较多(这是因近年来化学氮肥的广泛使用,使蔬菜中硝酸盐增加所致)。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亚硝酸盐比硝酸盐的毒性大。当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时,即可发生中毒,甚至造成死亡。这是因为亚

5、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它可使血中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失去排氧能力,致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另外,亚硝酸盐还可与蛋白质分解的仲胺在胃内合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质,可造成胃癌、肝癌、大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生。在肝癌高发地区的土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高。有研究表明,肝癌标本中的亚硝胺含量远远高出正常肝脏的含量.烧烤:烧烤食物中还存在另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国内外研究证实,目前尚未发现某种动物能够耐受亚硝胺而不致癌的。亚硝胺的产生源于肉串在烤制前的腌制环节,如果腌制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亚硝胺。特别是街边不卫生的个体烤肉摊点,往往为了使劣质的肉吃起来口感细嫩,会过量添加“嫩肉粉”,而

6、嫩肉粉中一般都含有亚硝酸盐,如果过多食用这种用嫩肉粉腌制的肉串,就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烟熏和烘烤食物。据报道,波罗的海沿岸和冰岛等国家的人喜欢吃熏烤的肉食,而那里患消化道癌症(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等)特别多。油炸,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作“苯并芘”的致癌物质,除了木炭、煤火等燃烧会直接产生这种物质而污染食品,烧烤过程中,肉中的脂肪滴在火上,也会产生苯并芘并吸附在肉的表面,尤其是那些轻微烧焦的部位。人们如果经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烧烤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酒精中毒: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在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

7、;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40克~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160克,8~10年就可发生肝硬化。因为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及肝癌.营养不良: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