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

ID:59486647

大小:166.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9-13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_第1页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_第2页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_第3页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_第4页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化2015锻造2锻前加热冷却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大型锻件:钢锭(镇静钢);中小型锻件:轧材(圆、方、周期型材)1.1.1钢锭结构锻造用钢基本上是镇静钢,我国锻造用大型钢锭有两种规格,①普通锻件用:锥度-4%、高径比:1.82.3、冒口比例:17%②优质锻件用:1112%锥度、高径比:15左右冒口比例:2024%。1.1.2大型钢锭的内部缺陷大型钢锭的内部缺陷有:偏析、夹杂、气体、缩孔和疏琉松等。并且不可避免。钢锭愈大,缺陷愈严重,往往是造成大型锻件报废的主要原因。1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1.1.3下料方法常用的下料方法有剪切,冷折、锯割、车割、砂轮片切割、剁断及特殊精确下料等。

2、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剪切下料:特点:效率高,操作简单,断口无金属损托、模具费用低等。缺点:坯料局部被压扁;端面不平整;剪断面有毛刺和裂逢。其剪切过程如图:剪切下料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a)出现裂缝b)裂纹扩展c)断裂图1-2F-剪切力FT-水平阻力FO-压板阻力图1-3剪切下料过程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锯切法特点:生产率较低,锯口损耗较大,但下料长度准确,锯割端面平整,特别用在精锻工艺中,是一种主要的下料方法。各种钢,有色合金和高温合金,均可在常温下锯切。砂轮片切割法特点:设备简单,操作

3、方便,下料长度准确,端面平整。缺点:砂轮片耗量大,易崩碎,噪声大,适用于切割小截面棒料、管料和异形截面材料。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折断法如图1-4所示,先在待折断处开一小缺口,在压力F作用下,在缺口处产生应力集中使坯料折断。特点:折断法生产率高,断口金属损牦小.所用工具简单,尤其适用硬度较高的钢,如高碳钢和合金钢,不过这类钢在折断之前应预热于300400℃图1-4折断示意图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1.2锻前加热1.2.1加热目的: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获得良好锻后组织。1.2.2加热方法按采用的热源不同,分为火焰加热:燃料燃烧时产

4、生热量,通过对流、辐射把热能传给坯料表面。由表面向中心热传导,使整个坯料加热。特点:燃抖来源方便,炉子修造容易,加热费用较低,对坯料的使用范围广适于自由锻、模锻时各大、中、小型坯料的加热。缺点:劳动条件差,加热速度慢,加热质量差且难于控制,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电加热:用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坯料。分电阻炉加热、接触电加热和感应电加热等。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图1-5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1.3金属加热时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措施氧化和脱碳、过热和过烧、内应力(如温度应力,组织应力)图1-6氧化皮形成过程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

5、处理1.4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开始锻造温度(始造温度)和结束锻造温度(终锻温度)之间的温度区间。现有的--------手册;新材料-------掌握确定方法。确定的基本原则:要求在锻造温度范围内金属的可锻性好,以便减少加热火次,提高生产率。在范围内能锻出优质锻件的前提下,锻造温度范围越宽越好。基本方法是:以合金平衡相图为基础,再结合塑性图、变形抗力图和再结晶图,确定出合适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一般来讲,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根据铁—碳平衡图便可直接确定。对于多数合金结构钢锻造温度范围,可以参照含碳量相同的碳钢来考虑。但对塑性较低的高合金钢.以及不发生相变的钢种(如奥氏体钢.

6、铁素体钢),则必须通过试验,才能订出合理的锻造温度范围。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1.4.1始锻温度的确定确定钢的始锻温度,首先必须保证钢无过烧现象。碳钢:始锻温度应比铁碳平衡图的固相线低150℃一250℃。考虑到坯料组织、锻造方式、变形工艺等因素。钢锭(铸态组织比较稳定,产生过烧的倾向性小)的始锻温度比同钢种钢坯和钢材要高2050℃。采用高速锤精锻时,因为高速变形产生很大的热效应,会使坯料温度升高以致引起过烧,所以,其始锻温度应比通常始锻温度约低约100℃,大型锻件锻造,最后一火的始锻温度,应根据该火的变形量(锻压比)来确定,以避免终锻温度高造成的晶粒粗大,这点对

7、于用热处理方法不能改善晶粒粗大的钢种尤为重要。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下料,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1.4.2终锻温度如果终锻温度过高,锻件晶粒粗大,甚至产生魏氏组织;如果终锻温度过低,导致锻造后期加工硬化严重,有可能引起断裂。通常钢的终锻温度稍高于再结晶温度。碳钢的终锻温度约在铁碳平衡图A1线以上25—75℃。中碳钢终锻温度处于奥氏单相区,组织均匀,塑性良好,完全满足终锻要求。低碳钢(<0.3%)的终锻温度处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