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

ID:59487528

大小:11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9-13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讲土壤水空气和热量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土壤空气2.4土壤空气土壤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也是土壤的肥力因素之一。2.4.1土壤空气的组成土壤组成的特点如下:(1)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十至数百倍;(2)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低;(3)土壤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大气高;(4)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还原性气体;(5)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2.4.2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不同土层之间气体扩散或交换的能力。(一)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意义其重要性在于补充氧气。如果没有大气氧气的补充,土壤中的氧气将迅速被耗尽,缺氧将严重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影响好气微生物的活

2、动,从而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化。一些有毒的还原性物质的累积将毒害根系,严重时会使植物死亡。因此,土壤必须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二)土壤通气性的机制1、气体扩散指某种气体由于分压梯度而产生的移动。这是土壤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形式。土壤呼吸:O2(大气)土壤CO2(土壤)大气其原理服从气体扩散公式:F=-D·dc/dx式中:F是单位时间气体扩散通过单位面积的数量;dc/dx是气体浓度梯度或气体分压梯度;D是扩散系数,负号表示其从气体分压高处向低处扩散。由上式可知,气体分压梯度是引起土壤空气扩散的主要动力。2、气体整体流动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压力

3、梯度而引起的气体运动,称为整体流动。温度、气压、降水、灌溉水的挤压等都可以引起气体的整体流动。4.3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一)土壤空气影响种子萌发和根系的发育①种子萌发需水分与氧气、氧气不足烂种;②根系生长需一定氧气,氧气含量低不长新根,氧气少烂根;③不同作物缺氧的忍耐力不同。(二)土壤空气影响土壤养分状况①氧气多少影响矿化,影响养分供给;②影响根对养分吸收,如玉米缺氧对养分吸收能力依下列次序递减:K>Ca>Mg>N>P;③影响养分存在形态,一般氧化态养分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三)土壤空气影响植物抗病性通气不良产生还原性气体H2S、CH4、H2等

4、会严重危害作物生长,CO2过多致使土壤酸度增高,致使霉菌发育,植株生病4.4土壤通气性的衡量比较使用的衡量指标有二:(1)土壤氧化还原电位;(2)土壤的通气孔隙度(土壤容气量)1、土壤通气孔隙度(%)一般非毛管孔隙度15-20%为良好,<10通气不良,10-15中等。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在土壤中,通气条件越好,Eh值越大,土壤的氧化性越强。如水分含量较高,Eh就小,土壤处于还原状态。一般旱地土壤Eh值在200-700mv之间,养分供应正常;Eh>700mv土壤处于完全氧化状态,有机质迅速分解,铁、锰等微量元素氧化析出,植物易患缺绿症;Eh<200m

5、v土壤进行强烈还原作用,硝酸盐开始消失,出现大量NO2-和Mn2+,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和养分形态及其对作物的有效性。铁、锰等变价金属元素,当土壤处于氧化态时(即Eh较高),主要以三价铁存在,运动性差,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Eh低时,以溶解度较大的二价铁存在,对植物有效性高。金属元素如果以氧化态存在,则有效性降低。土壤含水量少,呈氧化态时、有机质矿化速率较快,养分释放快,不利于有机质保存。土壤含水量多,呈还原态时、有机质矿化速率较慢,养分释放慢,还原性物质积累过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直接测定这些物质的绝对数量十

6、分困难,一般都通过测定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EH)来衡量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4.5土壤通气性的调节土壤通气性能取决于土壤中通气孔隙的大小和多少。从植物生长对土壤环境条件的要求来看,要求土壤中孔隙大小分配适当,即能保证土壤有适量的水分,又要有足够的空气以保证植物对水分和空气的需求。4.5土壤通气性的调节增施有机肥料质地粘重,通气孔隙数量不足土壤过湿,表土板结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分过多措施:排水中耕、松土第五节土壤的热性质一、土壤的热量来源二、土壤的热特性三、影响土壤热状况的因素及其调节热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动,植物的生长、土壤物理、化学过程

7、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土壤热量是土壤肥力四大要素之一。一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一、土壤热量的来源①太阳辐射能(主要来源);这是土壤热量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最初来源,太阳辐射能是极其巨大的,达到地球的只是太阳总辐射能的很小一部分,大约是20亿分之一。②生物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是一个放热过程,释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微生物自身利用,大部分用来提高土温。③地热:地球内部的岩浆通过传导作用达到地表热量,地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极小,但地热异常地区,比如温泉、火山口附近,地热对土温的影响就比较大。二、土壤的热量平衡三、土壤热量平衡土壤热量平衡也就指土

8、壤热量的收支情况。土壤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部分以太阳辐射形式返回大气,部分消耗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部分向下层土壤传导,剩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