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

ID:59488988

大小:16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9-13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植物的热害及抗热生理一、什么是热害:由于植物体所处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所引起的植物生理性伤害称为热害。热害病征:1、树干(特别是向阳部分)干燥、裂开;2、叶片出现死斑,叶色变褐、变黄;鲜果(如葡萄、番茄)烧伤,后来受伤处与健康处之间形成木栓,有时甚至整个果实死亡;3、出现雄性不育,花序或子房脱落等异常现象。高温对植物危害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生理机制上区别,可分为间接伤害和直接伤害两个方面:(一)间接伤害间接伤害是指高温导致代谢的异常,渐渐使植物受害,其过程是缓慢的。高温持续时间越长或温度越高,伤害程度也越严重。1.饥饿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都低于

2、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当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时的温度,称为温度补偿点(temperaturecompensationpoint)。所以,如果植株处于温度补偿点以上的温度,呼吸大于光合,就会消耗贮存的养料,时间过久,植株呈现饥饿甚至于死亡。2.氨毒害高温抑制氮化物的合成,氨积累过多,毒害细胞。当把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引入植物体内,其氨含量减少,酰胺剧增,热害症状便大大减轻。肉质植物抗热性强,其原因就是它具有旺盛的有机酸代谢。有机酸含量高,能减轻氨危害。3.蛋白质破坏高温破坏蛋白质是生化损害的一种特殊形式。蛋白质损耗表现在合成速度缓慢和降解加剧两个方

3、面,是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原生质膜离子泵失活,导致细胞中大量离子溢出。以上过程都较缓慢,并主要对植物组织或器官发生间接伤害。但当高温持续时间延长时,热害损伤的程度就会相应加重,甚至产生直接伤害。(二)直接伤害直接伤害是高温直接影响细胞质的结构,在短期(几秒到半小时)高温后,当时或事后就迅速呈现热害症状。高温对植物直接伤害的原因有下列各种解释。1.生物膜破坏在正常条件下,生物膜的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靠静电或疏水键相互联系着。高温时,生物膜功能键断裂,导致膜蛋白变性,膜脂分子液化,膜结构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就不能进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植物抗热性与生物

4、膜的关系:植物抗热性也与生物膜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和键数不同,在高温条件下的固化温度就不同,抗热性就不同。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相同碳链长时,不饱和键数越少,固化温度越高(表13-2)。固化温度越高,膜能维持流动性,细胞能抗高温,不易死亡。2.蛋白质变性高温逆境直接引起植物体内蛋白质变性和凝聚。高温对蛋白质最初的影响是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遭受破坏,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代谢紊乱。(如果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温度,变性蛋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代谢正常。如果高温继续影响,变性蛋白质就转变为不可逆的凝聚状态。)通常情况下,

5、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逆境伤害植物的过程大致顺序是:生长发育受阻植物饥饿有毒物质积累生物化学伤害蛋白质降解有机离子溢出丧失半透膜功能细胞解体。3、高温对植物体内碳素代谢的影响植物生理学中,把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温度指标称为温度补偿点。当植物处于补偿点以上的高温逆境下时,光和产物积累小于呼吸消耗,植物会发生饥饿。短期出现时会影响植株器官间碳素分配的矛盾而发生落花落果。长期出现是可能导致植物死亡。高温条件下植物体内碳素代谢失控的主要机制是:1)、因气孔关闭或CO2等气体扩散阻力增大,叶肉细胞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2)、高温钝化光合磷酸等有关酶

6、类的活性,使光反应无法进行;3)、高温使光合器官叶绿体受到直接伤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在高温条件下,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受到阻碍。4、高温对植物体内激素平衡的影响内源的ABA大量积累,(Abass等1993观察到葡萄高温驯化的过程中,叶片中ABA水平升高。外施的ABA可以减轻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高温胁迫与ABA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内源水杨酸SA在高温胁迫下含量升高,外源的SA也可以提高植物抗热性。茉莉酸类物质Jas在遇到高温逆境时含量升高,外施茉莉酸可以增加植物抗热性。5、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三基点的温度指标1、最低温度

7、和最高温度指在一定低温或高温条件下,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受到抑制,或开始解除抑制,植株生长发育活动开始或停止,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但不造成生理伤害的临界温度指标。2、最适温度植物适宜的环境温度指标也只能限制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光合与呼吸的矛盾)3、植物受热害的温度指标4、植物致死的高温指标二、内外条件对耐热性的影响(一)内部因素不同生长习性的高等植物的耐热性是不同的。(二)外部条件1.温度高温锻炼有可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因为在适当高温时,蛋白质分子一些亲水键断裂,但会重新形成一些较强的硫氢键,使整个分子重新恢复其空间结构,其热稳定性更大,耐热性增

8、强。2.湿度一般来说,细胞含水量低,耐热性强。干燥种子的抗热性强,随着含水量增加,抗热性下降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