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

ID:59497556

大小:475.0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20-09-12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_第1页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_第2页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_第3页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_第4页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理论流派及观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论流派及其争论的问题1开篇思考1.孩子学习扣纽扣,往往是在一遍一遍的摸索中逐渐学会的。2.孩子为什么见到穿白大褂的人便大哭不止。3.为什么孩子对游戏有着强烈的敏感性。以上几种学习属于同一种学习吗?2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试误说”。教育心理创始人学习的实验研究猫的学习实验:问题箱尝试与错误P643桑代克问题箱图示4(一)学习理论1.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2.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尝试的次数越多,错误也越来越少)3.学习三大定律51.准备律:当学习者做好学习准

2、备,学习就有成效。反之,则没有效果。2.练习律:学习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不是无限制。而且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效果律:学习得到满意结果,愿意学,不满意,则不愿学。赏和罚的效果并不相等,赏比罚有效。6“试误说”对教育的启示1.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行为。2.及时奖励学生探索过程中的成功。3.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4.学习中要多做有意义的练习。5.关注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7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一)人物与实验:巴甫洛夫其人P628多重反应律(多重反应原则)心向律(心向和态度原则)选择反应律

3、(选择反应原则)联结转移律(联想交替原则)类比反应律(同化和类比原则)五条副律9巴甫洛夫的狗10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11(二)学习理论1.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在头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食物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射)眨眼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逐渐形成)铃声早于食物0.5秒最好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形成)12行为习惯强度2.学习有消退与自行恢复现象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    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  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消退时间133.泛化与分化个体对原有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给一个相似刺

4、激,引起反应,即对两个相似刺激不能作出区分。所以,要促进学习者进行分化。即对两个相似刺激作出精确区分。14三、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P64(一)人物与实验斯金纳其人:白鼠学习实验15斯金纳箱16(二)学习理论1.学习即学习者对环境刺激作出操作反应的过程。S——R2.学习依赖于强化,通过强化增强反应发生概率。正强化:施加有利于某行为发生的刺激(愉快刺激)负强化:消除不利于某行为发生的刺激。(厌恶刺激)17撤除:消除有利于某行为发生的刺激(愉快刺激)惩罚:施加不利于某行为发生的刺激。(厌恶刺激)注意:强化是为了促进行为的发

5、生。惩罚并非是体罚,但轻微的体罚还是需要的。针对某一不良行为有效。18惩罚的有效前提:情境相同。孩子不良行为作出的情境和惩罚情境一致。反应相反。惩罚前的反应与惩罚后的反应相反,否则白做。19连续强化:每次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有利于行为反应的建立。间歇强化:并非是每次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而是有所间隔。203.通过反应替代法可以消除不良行为,形成新得行为。抬(r1)杠杆(s)拉(r2)压(r3)独吞(r1)孩子喜欢吃的食物(s)分享(r2)谦让(r3)可用r3代替r1214、提倡程序教学要求: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

6、自定步调、尽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反应。两种程序模式(直线式和分支式):直线式:1234……(省时,有漏洞)AC分支式:1234……(耗时,补漏洞)BD22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班杜拉其人观察学习实验23观察学习实验24(二)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与模仿获得。2.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是否有愿望)3.影响学习的因素:替代性强化。一个学习者看到榜样做了某事得到强化,于是在自己身上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效果,以后也倾向于做这件事。25教育意义:1.教师应为学生树立

7、良好的榜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成人一举一动都会被模仿2.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榜样必须是可信可亲可敬的。3.提高学生是非辨别能力4.净化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26第二节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一、苛勒的“顿悟说”理论背景27黑猩猩学习实验28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而非形成S-R联结。(1)环境本身要有一定整体性,有一定关联;(2)依赖于人的知觉组织性。2.学习是一个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程。顿悟说:认为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功,而是由于对情境中关系的理解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3.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8、,而是以意识、观念为中介。29主要评价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30试 悟 过 程 与 顿 悟 过 程 比 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