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

ID:59508045

大小:2.0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9-07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_第1页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_第2页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_第3页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_第4页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阻抗匹配和调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阻抗匹配和调谐阻抗匹配的基本思想——将阻抗匹配网络放在负载和传输线之间,使从传输线向匹配网络看去的输入阻抗与传输线特征阻抗相等或接近,达到消除或减小反射损耗的目的。阻抗匹配网络的性质——无耗网络第五章阻抗匹配和调谐阻抗匹配和调谐的重要性减小反射损耗,保证最大功率传输改进系统信噪比,提高接收系统的灵敏度在功率分配网络(如定向耦合器、巴伦等)中,降低振幅和相位误差。对振荡器,消除或减小频率牵引,保证振荡器正常工作。第五章阻抗匹配和调谐阻抗匹配网络设计的基本要求复杂性——在满足特性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单工作带

2、宽——完全的无反射只能在点频上实现,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只能使反射降低到可以容许的范围。即反射损耗在全频带内低于某一值。可实现性——考虑传输线的特点、工艺水平、微波集总元件的实现工艺及损耗等。可调性——调谐结构、调谐方式5.1用集总元件匹配(L网络)5.1用集总元件匹配(L网络)特点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合微波集成电路在工作频段内,元件值基本不随频率变化,比分立元件工作频带宽损耗大,功率容量低5.1用集总元件匹配(L网络) ——网络元件的求解5.1.1解析解法基本思路5.1.1解析解法由右图,有即令上式的实部和虚部

3、分别相等,可以求出并联电导和串联电抗,即5.1.1解析解法由右图,有由此得到5.1.2SMITH圆图解法基本思路通过串联和并联电抗元件,将输入阻抗变到SMITH圆图的匹配点——原点5.1.2SMITH圆图解法 ——例15.1.2SMITH圆图解法 ——例25.1.2SMITH圆图解法 ——例35.1.2SMITH圆图解法 ——例45.1.2SMITH圆图解法 ——例55.1.2SMITH圆图解法 ——例65.1.2SMITH圆图解法 ——例75.1.2SMITH圆图解法 ——例8常用微波集成电路的集总元件5.2

4、单短截线调谐基本原理串联短截线:在输入阻抗的实部等于传输线特征阻抗位置串联一短截线,使短截线提供的电抗与输入阻抗的电抗抵消。并联短截线在输入导纳的实部等于传输线特征导纳的参考面并联一短截线,使短截线提供的电纳与输入导纳的电纳抵消。5.2单短截线调谐5.2单短截线调谐 ——设计分析5.2.1并联短截线5.2单短截线调谐 ——设计分析串联短截线5.3双短截线调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