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

ID:5951085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4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职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适用于航空、幼师、212班、226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紫绡(xiāo)醴酪(lǐlào)龟裂(guī)啖(dàn)B.经传(zhuàn)贻之(yí)师襄(xiāng)以资切磋(chuō)C.谀(yú)句读(dòu)谄媚(chǎn)不拘于时(jū)D.蟠(fán)严谨(jǐn)或否焉(fǒu)惑之不解(jiě)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瘫痪、虔诚B.侥幸、宠幸C.红缯、萌蘖D.欢谑、金樽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

2、一句是()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试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C.“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D.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4.对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列数字)  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引用)  C.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打比方) D.荔枝也

3、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举例子)5.下列各句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C.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计1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6.《合欢树》的作者是,代表作有《》、《》等。7.《将进酒》的作者是,号,被后人称为“诗仙”,与并称“李杜”。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9.,千金散尽还复来。1

4、0.,但愿长醉不用醒。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12.《师说》标题的含义就是“说说老师”。()1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应翻译为:郯子的徒弟,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14.《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平凹。()15.《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四.文言文阅读(共计21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

6、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6.文学常识填空(5分)韩愈,字,世称,作品集有《》。他是唐代“”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之首,其余七家为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却,竟然B.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D.其可怪也欤其:代词,这18.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7、)A.吾从而师之(省略句)B.不拘于时(被动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19.下列对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1自然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2自然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但他们自己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2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10分)(1)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