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问题

探析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问题

ID:5951623

大小:30.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29

探析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问题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探析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剪力墙住宅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较好地满足剪力墙住宅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是结构设计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作者对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realestateindustry,shearwallresidentialincreasinglyextensiveapplicationineng

2、ineering.Howtoensurethesecurityofthepremise,tobettermeettheeconomicandtheapplicabilityoftheshearwallresidential,isakeyproblemtobesolvedinstructuredesign.Theauthordiscussestheattentionshouldbepaidtoshearwallresidentialstructuredesignproblems,forreference.Keywords:hi

3、gh-riseshearwallstructure;structuredesign;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8一、基础形式的选取高层住宅的基础类型,应根据地基性质、结构类型、荷载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慎重选择。主要有箱型基础、桩基、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等。1.1箱型基础由于本身具有很大的刚度和整体性,可将上部结构荷载有效地扩散传至地基,同时又能调整与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因此箱型基础适合上部结构荷载大而地基土又比较软弱的情况采用。1.

4、2桩基具有承载力可靠、沉降小的优点,适合软弱地基土及可能液化地基土。目前,高层住宅的桩基大多选用钻孔灌注桩。它具有适应性强,不受桩径、桩深的限制,基本上适用各类土层。在施工时不会引起土体隆起和水平挤力,不会损坏建筑物场地内外的土质结构和外围的构筑物。1.38虽然箱型基础和桩基在高层住宅中应用很广泛,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安全、经济和适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筏形基础,并且筏形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属于比较经济的基础形式。筏形基础的基础费用(包括基坑支护和开挖施工)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20%,施工工期约占建

5、筑总工期的20%~25%,而桩基则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和30%~4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筏形基础的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筏形基础可以是梁板式筏基或平板式筏基。梁板式筏基的梁可以正放也可以反放,正放筏板的表面较平整,使用方便也便于排水,但施工复杂,由于基础梁截面高度大必然增大基础埋深,增加基础挖土量和护坡量。反放施工方便,但往往需要设置架空地坪以满足使用、排水和防潮的要求。平板式筏基具有模板简单,施工方便,防水卷材容易施工的特点。当建筑物层数较多,剪力墙的布置比较稀疏时,宜优先采用平板式筏基。基础底板的厚度,首先是由

6、内力确定的。一般情况下,板厚由冲切承载力确定,冲切承载力满足后,其它如弯矩一般都能满足要求。并可根据剪力墙的布置情况和荷载分布情况,取用不同的厚度,没有必要为了和大跨统一整体加大筏板厚度,造成不必要的基础土方量和混凝土用量。二、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以使其有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并宜使两个受力方向的抗侧刚度接近。剪力墙的布置要均匀,数量要适当,过多过少都不利。剪力墙布置过少,结构的抗侧刚度不够;剪力墙布置过多,墙体得不到充分利用,

7、结构抗侧刚度过大,会使地震力增大,结构重量也增加,不一定有利。8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均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另外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三、上部部分结构构造措施3.1关于转角窗的加强措施很多建筑师为了满足甲方要求,设计出大量立面造型新颖独特的高层建筑。其中转角窗以它室内可视角度开阔,室外立面造型丰富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采用。但对于结构来说,这却是一个相对薄弱

8、的位置,需要对这一部分的结构构件采取加强措施。通常采用以下几个办法:a.适当加厚转角窗处的楼板,一般根据跨度的大小,有转角窗位置的板厚宜控制在140~150mm,且应采取双排双向通长配筋,并宜直通伸入相邻房间板内适当长度,板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0.30%;b.设置斜向暗梁或斜向配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