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

ID:595254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_第1页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_第2页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_第3页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_第4页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应用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各项工作日益分工精细化,单靠个人的力量完成某项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是否具有与他人通力合作,与集体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时代需要头狼,更需要蚂蚁。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合作学习方式是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新课程提倡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政治课程由于其本身内容的限制,再加上初中生大部分处于自我个性产生、形成期,并且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的先天条件,合作的意识几乎没有,同时对于单纯的说教有表现出极为抗拒。如何把培养合作精神与让课堂活

2、跃起来有机结合,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下面我就小组合作在政治课堂的的应用谈几点体会心得: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合作。5主要的表现有:(1)教师按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学生无法配合。教师便会让学生讨论问题,此时,学生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此则趁机说闲话。这样的小组讨论出发点和归宿是完成教学设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2)在教学中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有的老师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没

3、有小组合作的价值。(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问题一提出,就让学生立即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课堂教学的点缀,绝无实质意义。2、顺其自然、缺乏监控。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缺乏目的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自由放任的状态。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是陪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一两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4、学生合作学习处于消极状态。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然而,在小组活动中,

4、部分学生常表现出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合作的现象,影响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往往一些学生未明白讨论问题,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未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二、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1.做好合作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为教海导航。5定好教学目标,写好教案是教师在制定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即实施教学准备策略。所谓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更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其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在准备教学时就得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哪些具体的进步。还要强调的是小组合

5、作学习不能只重视学术目标而忽视了旨在培养学生之间高效合作的社交技巧目标。2、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当代美国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指明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更高效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和真诚的激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必须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才

6、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优化合作小组,让每一个“金子”都闪光5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新课程理念值得关注的问题。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努力从以下方面进行:(1)、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2)、应使全班各组人平均成绩大致相同。(3)、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象。(4)、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在实验一段时间后,结合小组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组。4.培养

7、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礼仪学生具备基本的课堂礼仪素养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这些礼仪包括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时紧扣话题;一定的范围内一次只有一人发言;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建设性的批评等。这对形成他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尊重他人的观念是很有效果的。5.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机制。5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