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

ID:59525553

大小:21.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08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_第1页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_第2页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_第3页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_第4页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1.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一、说教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的。第11课的教育话题是公共秩序,强调在公共场所有秩序,才会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文明。在规则秩序教育中,加入了礼仪,引导学生超越教条的排队思维,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有人文情怀。第1课时侧重于初步了解排队秩序的重要,第2课

2、时更加着眼于提升学生对于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更深入地研究排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课本中设计了辨析活动和讨论活动,在课本的引导下,决定了本课时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辨析和讨论。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情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在问卷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喜欢排队吗?为什么?2.你正在排队,突然有人插队,你会怎么想?怎么做?3.说说你记忆最深的一次排队?4.在公共场合,怎样才能排好队? 通过回收问卷,我发现学生都喜欢排队,喜欢的理由几乎都是怕摔跤、受伤,这是完全符合二年级的认识特点:处于前习俗阶段的学生,他们只能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来思考。

3、 7/7对于插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劝说的、有不让的、有不管的、有让的,这是学生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想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对于怎样排好队,学生回答是:一个接着一个或者后面的人看着前面一个的后脑勺,这是学校队伍固定位置的具体排法,但不是公共场合的排队规则。 记忆中最深的排队,90%的学生都说的是幼儿园、小学的。公共社会的排队体验较少。 通过问卷结果,得知学生的生活领域虽然拓宽了,但是普遍对于生活细节缺乏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没有一定的深度。这仍然与学生较少独自接触社会有关。众所周知,只有理性的观察才能有理性的分析,在缺乏观察的前提下,课本中所涉及的一些讨论环节必定将成为本课教学

4、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和事例展示,进一步了解公共场合排队所要注意的规则(守规则)。 2.通过讨论,知道在排队时遇到特殊情况,要有灵活的处理方法(懂礼让)。 四、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了解公共场所排队的规则,主动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讨论和分析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面对“两难”问题,如何灵活应对。7/7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

5、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六、说教学过程活动一:怎样排好队 1.小组讨论归纳排队的规则 (1)ppt出示书45页的3副图,带领学生看图,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2)6人小组讨论:根据生活经验,看图,提出你们认可的排队基本规则。 (3)小组长汇报。汇报格式:我们小组认为排队的基本规则是……理由是……。 (4)教师带领着学生归纳排队的规则(板书:规则) 人人都要排对;先到排前面 后到排后面;排队要有间距。 2.观看微课《怎样排好队》(其它同学的讨论报告。有拓展

6、的内容,如有事离开队伍、取号排队、地铁排队等) 3.教师总结:为了我们的安全、公平、文明,我们排队一定要遵守规则。(板书:守) 7/7【设计意图:规则是抽象的,给学生一个个事例,让他们尽情讨论,制定规则,认可规则,从而突破前习俗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走向更广泛的公共生活。】活动二: 守规则  懂礼让 (一)面对特殊群体时如何守规则  1、教师导语:一位小朋友,学习这课,了解了排队的规则,在生活中,他也这么做了。可是他遇到难题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帮帮他。 难题一:先来后到是排队的规则,妈妈为什么让老爷爷先上车呢? (1)出示微课:妈妈让老人先上车。 (2)学生思考并交流

7、: 难题二:先来后到是排队的规则,叔叔让你先接水,你接不接? 出示图。问:叔叔让你先接,你的心情会怎样?生例举生活中被礼让的体验。 2.教师总结:从“先来后到”排队规则看,妈妈可以不让老大爷先上车,叔叔可以不让小朋友先接水。但是,尊老爱幼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妈妈和叔叔地自觉礼让,让的人和被让的人,心理都暖暖的。(板书:礼让) 【设计意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时是我们的治国方略,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有时相互冲突。“合法不一定合伦理”、“合情未必合法”。在“排队”这种非刚性规则的约束下,妈妈和叔叔“无视规则”地礼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