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

ID:59546316

大小:1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09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_第1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_第2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_第3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_第4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教育:学生包教家庭妇女〔村志编纂素材〕五十年代初东社村自筹资金,在戏场院北盖起新村公所。并建立民校,县里派扫盲教员温老师来我村任教。农民教育掀起高潮。直至五七年我升入高小五年级,在“村村建校,社社办学,人人识字,提高文化”的号召下,我们东社完小五、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我村的扫盲工作。每亇学生包教包会具体落实,我包教的学生是房来香〔张殿宾之妻〕。每天下午直接到家教书识字,共两本识字课本,一册是自编的课本。至今我还记的其中几课:“韓通喜耕坡地二亩,记工十分”。“刘二甲、賈二房青年后生

2、力气壮”。第一册全是本村的人和亊,很适用。经过一度时期学习第一册全部认会,有的会写。第二册是县里下发的农民识字课本,学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我记得第一课是:交城县的四邻,在我的辛勤努力下,她识了不少字直至五八年后半年,我们也参加了大炼钢铁,学校开始校办工厂才放弃了这项工作。民间偏方医生——闫保輝东社村老会计闫保輝是一亇精细人,在几十年的会计生涯中收集了民间偏方、秘方、对村民的疑难杂症的诊治起到良好的效果,这些偏方大多都是价格低廉的药材。更神奇的是竟能治好已在大医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武敬忠。1998年

3、已年过73岁的近邻武敬忠,患病后去太原检查治疗,化验结果确诊为肺癌。医院劝患者回家休养,意味着不能治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请闫保輝开了几味中草药,服下后见轻,连服几付,竞神奇地痊愈了。每付药只需几元,至今武敬忠已是87岁的老人,忍然身体康健。治愈的小毛病不计其数。闫保辉可谓偏方神医。扎针先生——司永宝司永宝是当地董家圪垛村人,上世纪四八年,他的商铺“复兴诚发展到当时繁华的东社,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这里的医疗条件很落后司永宝先生在做生意的同时,凭借他针刺的手艺为村里乡亲们解除疾病痛苦。谁家头疼、发热、

4、肚痛、一喚便到,从不推辞。多年来他为乡亲们义务看病不收费,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人们尊称他“四先生”。值得一提的是为郝继敏针刺好膝关节受冻,大医院诊断锯腿的病症。经过他耐心几亇月的治疗,竟神奇般地痊愈了。郝继敏活到71岁腿依然完好无损。司永宝先生不幸于1976年去逝,人民失去了一位义务扎针的好先生。民间接骨艺人——解德照解德照从小放羊岀身,解放前曾在牧羊场放羊,走山羊儿每到夜晚羊群归来时,两个羊工把羊铲交叉成三角形的门,五六百只羊都要从这道门经过,只要这么一数他就可以识别羊是否短缺遗失,并能说岀那一只羊

5、走失,有超人的记忆力和识别能力。是放牧行中的姣姣者。在放牧的同时羊跌打扭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凭多年来实践,对羊腿的接骨摸索岀一套成功的经验,很受牧主的赏识。解放后他回村担任了贫协主任,并把对羊的接骨技朮转化到对人体上来。村里的大人、特别是孩子们胳膊、腿、关节错位、扭曲时有发生。随即叫德照叔来,经他两手轻轻扭动,只听一声响动,胳膊当即痊愈,他随叫随到、从不迟疑、义务诊治,从不收费。给村民带来了方便,減少了患者的病痛。也免除了一笔经济支岀。不幸在七十年代末德照叔因病去世,东社失去了这位接骨艺人,人们怀念他。

6、中医—张学元张学元是本镇野则河村人。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商来到东社。年青时受家庭医学的影响,在中药铺拉了几年药柜,掌握了中草药的药物性能,后来从亊了商业,农业合作化以来,凭着他对祖国医学的热爱和执着,茶余饭后冬闲时间阅读大量中医学书籍,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在改革开放前,他在农田休闲时给怀孕妇女脉诊,能准确判断是否怀孕,并能诊断所怀的是男是女。改革开放后凭着多年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开了中医诊所,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疗效。曾为解徳昌治愈癌症。九十年代初八十岁髙龄的张老先生逝世。新法接生的推广实施解放后自进入五十年代以

7、来,卫生部门对过去的老接产人员进行了几次培训,推行新接生法,改变过去蹲式、跪式的接生方法。在县直属东社卫生院门诊室后院〔吕肉三门面房后院正房〕于六0年成立了妇产科。当时由西社老接生员刚转化新接生法的刘润仙,在护士王秀英的协助下用新法为我村郝广荣之妻刘翠花顺利生下郝全成。他的诞生,是推行新法接生的典范。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亇妇产科成立不久便不存在了。东社敬老院1958年8月东社乡在庆祝声中成立了周平人民公社。同年11月交城、文水、汾阳三县合并为汾阳县,随着县的合并我们东社归属了开栅卫星公社,为响应上级号召,

8、体现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东社率先在五九年春办起敬老院。敬老院设立在张国保院內西房,在敬老院的有张金、张汤、张和元夫妇二人、善人丙午儿、二交则、等人。他们居住在敬老院,去集体食堂西灶就餐。一年后,因经费困难,敬老院未能坚持下去,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又各自回到自己家中。解放后的第一亇幼儿园1958年8月东社成立了周平人民公社。随着公社的成立东社村率先成立了幼儿园。郝海魁院坐落在村东大街,院内面积大、地势平坦、因此幼儿园址选择在郝海魁院内。幼儿院由共产党员马二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