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

ID:59552591

大小:8.64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11-10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1页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2页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3页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4页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烧伤课件只是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烧伤课件电弧烧伤电弧是由高压电产生的,是两个电极间或电源与人体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光亮桥带、温度可高达3000一4500℃。当人体接近高压电源到一定距离时,尽管尚未与电源接触,但可被电源与人体之间建立起的电弧所烧伤。电击伤病理生理电击伤损伤程度取决于:1.电流强度2.人体的电阻3.电压高低4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5.电流频率6.接触时间电流对机体的损伤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两种,它们对人体的损伤是不同的。触及直流电仅有温热的感觉;触及交流电对机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电烧伤就是指交流电引起的机体的损伤。交流电损伤的机理刺激效应——交流电可以产生快速电脉冲、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致命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和

2、机体细胞内离子紊乱等一系列损害热效应——和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化学效应——组织电离电流强度电流强度(MA)人体反应0.5—1.5手指麻木,刺痛感。5安全电流10—20最大摆脱电流20—25手不能摆脱电流,呼吸困难30—50强烈痉挛,心律失常,昏迷80—90呼吸肌麻痹,室颤90—100呼吸肌麻痹,室颤后心脏停搏:1—2A持续心脏收缩,致死亡人体组织电阻电流=电压/电阻电阻由大到小:骨骼、脂肪、皮肤、肌腱、肌肉、血管、神经潮湿条件下:接触12V电流也有危险,20-40V电流作用于心脏也可致死;冬季及皮肤干燥时,皮肤电阻可达50000-1000000欧姆;皮肤裂开或破损时,电阻可降至300-

3、500欧姆这样的电阻/电流变化给电击伤带来什么?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等的损伤。在人体体表上有电流的进出口.在进出口处形成深度的烧伤创。热能=0.24电阻*电流2*时间电的热效应根据各组织器官的电阻大小不同,由于电流通过组织时产热造成的损伤不同。电流在皮肤组织内转化为热能.使皮肤凝固炭化——电烧伤入口继续进入机体的电流则进一步造成内部“烧伤”——骨骼周围肌肉损伤由于接触面积小,电流损伤大——出口损伤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通过左手触电比通过右手触电严重,因为这时心脏、肺部、脊髓等

4、重要器官都处于电路内。电流自一足进入经另一足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电压高低220V电压:导致室颤致死亡;大于1KV电压:呼吸中枢麻痹致死亡;220V—1000V电压:两者都有,均致死;电流频率当电压在250~300伏以内时,触及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比触及相同电压的直流电的危险性要大3~4倍。频率为30~100赫的交流电,对人体危害最大。频率超过1000赫,其危险性会显著减少。频率为450~500千赫时,触电危险便基本消失。频率在2万赫以上的交流小电流,对

5、人体已无危害,所以在医院的治疗上能用于理疗。触电时间电压50—80V时,20秒皮肤可发生水泡.接触200V电流时,电流在体内达最大值只需1秒左右;接触500V电流时,1—2秒内皮肤即可发生三度烧伤。实际上人体触电受伤时,真正触电时间均以秒计算。电击伤分型轻型: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脉搏加快,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重型:出现持续抽搐甚至致肢体骨折、休克或昏迷。低电压电流可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继而发生呼吸停止,检查既无心搏、也无呼吸,患者进入“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若不及时抢救,10

6、min内即可死亡。若系高电压、强电流电击,呼吸循环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刻死亡。电击伤分型低电压所致的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入点与流出点,伤面小,直径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高电压所致的烧伤: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可有血栓形成,继发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后果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电击伤局部损伤的特点存在入口和出口电流入口:1)炭化中心、略凹陷

7、。2)周边皮肤呈灰白色坚韧的坏死。3)其外层为黑色或鲜红色狭窄环,伴有略高的边缘。电流出口:可能较小,干燥而呈圆形,好象电流向皮肤外“爆破”四肢损伤肌肉的肿胀,不论是否有活力,都受筋膜的限制,因此由于水肿而产生的继发性筋膜腔综合征,可进一步扩大坏死区域。最后导致缺血性挛缩。随着病程进展,由于肌肉、神经或血管的凝固或断裂,可在一周或数周后,逐渐表现出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常可形成血栓,有继发组织坏死和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心脏损害电流对心肌纤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