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

ID:59557190

大小:1.56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0-11-10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水针培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穴位注射水针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大约产生于50年代,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是在水针的基础上发展的,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提示穴位注射的疗效是针、药、穴三者的协调作用。由于它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有效率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其它)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疗效得以大幅提升。其中经络的作用主要有:1.联系内

2、外、网络全身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应证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穴位注射的机理针刺作用:改善循环,调节神经体液及免疫功能、具有明显镇痛效应。穴位作用:具有穴位本身的局部调节、全身调节和特异性作用。药理作用:具有该使用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穴位注射的机理针刺作用:1.镇痛作用:医学界的镇痛方法分为药物镇痛、脑内刺激镇痛和针刺镇痛三大类,针刺麻醉就是在针刺具有良好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针刺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可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对支气管痉挛

3、和胃肠动力学均具有调整作用。3.防御免疫作用:针刺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作用:1.局部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比如止痛和局部封闭作用等。2.全身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协调脏腑功能。3.特异性作用:穴位对其相关脏腑功能活动具有某种特殊影响。穴位注射的机理药理作用: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等等。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有研究表明在选穴适当的情况下,穴位注射可以产生与静脉注射等同或更强的药效,药效强大而且迅速,在穴位注射条件下,药物的某些药理作用可能持续时

4、间更长,间接起到针刺作用的效果,从而显示出药效高效性。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有相关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药效高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认识:第一,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明显低于肌肉或静脉注射,但疗效却相当。第二,穴位注射与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剂量相当,但前者疗效明显高于后两者。穴药整合效应穴位注射的药物特异性——同穴异药。同时不同的药物针对相同的穴位其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穴药整合效应穴位注射的穴位特异性——同药异穴。有相关研究表明穴位注射能够使药物产生突出的药效高效性于穴位的选取也密切相关。第一,腧穴点具有非经络、非穴位点不可比拟的

5、药效作用。第二,不同的穴位注射等量的同一种药物,药理作用相同,但是药效强度却有显著差别(我科比较常见的选穴有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曲池、合谷、内关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水针的针具针具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水针的药物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以供水针用。常用药液

6、有三类:中草药制剂:正清风痛宁注、复方当归注、天麻注、风湿宁注、丹参注、板蓝根注、威灵仙注、徐长卿注、夏天无注、肿节风注、雷公藤注、鱼腥草注、银黄注、胎盘组织液注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等。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生理盐水注、盐酸普鲁卡因注、注射用水等。水针的治疗方法器械: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1、2、5、20毫升注射器,一般穴位用牙科5号针头,4~6号普通针头、深部注射可用9号长针头。选穴处方:根据病情选择有效主治穴位。选穴要精练,一般以2~4号(针)为宜,并选择肌肉

7、较丰满处的穴位,也可选择阿是穴,或触诊时触到的结节、条索状的阳性反应点。注意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超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如用5%~10%葡萄糖液可注射10~20毫升。操作:病人取舒适体位,用经过严密消毒所需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好药液,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得气后

8、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疗程: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为一疗程。水针的注意事项应用水针疗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剂量、性质、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慎用。②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也必须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