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ID:59558030

大小:687.0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1-10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分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其中题卷7页,答卷4页,满分为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8为单选题,每题2分,9-16为多选题,每题4分,部分选对得2分。)1.了解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发展史实的是A.汤姆孙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B.玻尔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著名的原子核式模型C.约里奥·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D.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答案】D【

2、解析】【详解】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B、卢瑟福通过α 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B错误;C、居里夫人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新元素镭和钋,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故C错误;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氦原子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居里夫人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新元素镭和钋,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并发现了中子,卢瑟福预言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

3、生的三种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能力也最强B.、、三种射线中,射线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0.9cC.人们利用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20-D.人们利用射线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探查较厚的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A错误;B、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射出速度约0.1C,β射线射出速度接近C,γ射出速度为C,所以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速度最快,故B错误;C、人们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

4、发生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故C正确;D、人们利用γ射线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探查较厚的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痕,故D错误故选:C3.以下说法中,不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的是()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圆周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分布是不连续的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故A属

5、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故B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能级差值,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无关,故D不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本题选不属于玻尔所提出的原子模型理论的,故选:D.-20-4.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l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

6、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设原来614C的质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M=M0()n,其中n为发生半衰期次数,由题意可知剩余质量为原来的,故n=1,所以死亡时间为5700年,故A正确;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故B错误;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质量数没有变化而核电荷数增加1,所以是其中的一个

7、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放出β射线.故C错误;D、放射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环境以及化学环境无关,故D错误.故选:A5.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cm,振动周期为0.4s,振动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lm/s。若质点由平衡位置O开始向+y方向振动,经0.2s时立即停止振动,则振源停止振动后经0.2s时的波形是A.B.-20-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质点振动的振动周期为0.4s,经0.2s形成半个波长,因为质点由平衡位置0开始向+y方向振动,则各质点起振方向沿+y方向,波形移动的距离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