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

ID:59558740

大小:3.18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11-11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_第1页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_第2页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_第3页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_第4页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化工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专题实验(2014)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郭帅翼学号专业班级化工1101同组成员黎伟、杨洲游、朱勇秦学桐、李伟豪、巩勇T1.气体PVT关系的研究(热力学,指导教师:李海普)一.实验目的1.观测CO2临界状态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2.加深对纯流体热力学状态:汽化、冷凝、饱和态和超临流体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测定CO2的PVT数据,在PV图上绘出CO2等温线3.掌握低温恒温浴和活塞式压力计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纯物质的临界点表示汽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最高温度(TC)和最高压力点(PC)。纯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TC

2、,则不存在液相;压力高于PC,则不存在汽相;同时高于TC和PC,则为超临界区。本实验测量TTC三种温度条件下等温线。其中T

3、定CO2的P和V之间的关系,获得CO2的P-V-T数据。三.实验装置流程和试剂实验装置由试验台本体、压力台和恒温浴组成(图2-3-1)。试验台本体如图2-3-2所示。实验装置实物图见图2-3-3。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先装有高纯度的CO2气体的承压玻璃管(毛细管),CO2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水套的水温调节,水套的恒温水由恒温浴供给。CO2的压力由压力台上的精密压力表读出(注意: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温度由水套内精密温度计读出。比容由CO2柱

4、的高度除以质面比常数计算得到。试剂:高纯度二氧化碳。图2-3-1CO2PVT关系实验装置图2-3-2试验台本体1.高压容器2-玻璃杯3-压力油4-水银5-密封填料6-填料压盖7-恒温水套8-承压玻璃管9-CO210-精密温度计四、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2-3-1装好试验设备。2.接通恒温浴电源,调节恒温水到所要求的实验温度(以恒温水套内精密温度计为准)。3.加压前的准备——抽油充油操作(1)关闭压力表下部阀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开启压力台上油杯的进油阀。(2)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此时压力台上油筒中抽满了油。(3

5、)先关闭油杯的进油阀,然后开启压力表下部阀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4)摇进活塞杆,使本体充油。直至压力表上有压力读数显示,毛细管下部出现水银为止。(5)如活塞杆已摇进到头,压力表上还无压力读数显示,毛细管下部未出现水银,则重复(1)--(4)步骤。(6)再次检查油杯的进油阀是否关闭,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二个阀门是否开启。温度是否达到所要求的实验温度。如条件均已调定,则可进行实验测定。4.测定低于临界温度下的等温线(T=20℃或25℃)(1)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T=23℃左右,并保持恒定。(2)逐渐增加压力,压力为4.0MPa左右

6、(毛细管下部出现水银面)开始读取相应水银柱上端液面刻度,记录第一个数据点。读取数据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平衡时间,保证温度、压力和水银柱高度恒定。(3)提高压力约0.2MPa,达到平衡时,读取相应水银柱上端液面刻度,记录第二个数据点。注意加压时,应足够缓慢的摇进活塞杆,以保证定温条件,水银柱高度应稳定在一定数值,不发生波动时,再读数。(4)按压力间隔0.2MPa左右,逐次提高压力,测量第三、第四……数据点,当出现第一小滴CO2液体时,则适当降低压力,平衡一段时间,使CO2温度和压力恒定,以准确读出恰出现第一小液滴CO2时的压力。(5)注

7、意此阶段,压力改变后CO2状态的变化,特别是测准出现第一小滴CO2液体时的压力和相应水银柱高度及最后一个CO2小汽泡刚消失时的压力和相应水银柱高度。此二点压力改变应很小,要交替进行升压和降压操作,压力应按出现第一小滴CO2液体和最后一个CO2小汽泡刚消失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6)当CO2全部液化后,继续按压力间隔0.2MPa左右升压,直到压力达到8.0MPa为止(承压玻璃管最大压力应小于8.0MPa)。5.测定临界等温线和临界参数,观察临界现象(1)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T=31.1℃左右,按上述4的方法和步骤测出临界等温线,注意在曲线

8、的拐点(P=7.376MPa)附近,应缓慢调整压力(调压间隔可为0.05MPa),以较准确的确定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较准确的描绘出临界等温线上的拐点。(2)观察临界现象a.临界乳光现象保持临界温度不变,摇进活塞杆使压力升至Pc附近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