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

ID:59565826

大小:95.7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1-11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人教版1-4单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知识点总结(1-4单元)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化学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2)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三、化学发展史近代:(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2、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四、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3、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4、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注意:(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2

3、)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

4、——反思与评价。2、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3、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氢元素。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见教材P151-152。2、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5、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4、液体药品的取用(1)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2)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3)定量:用量简量取。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简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注意:①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②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

6、,腐蚀标签。③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量简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5、酒精灯的使用(1)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2)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3)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4)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

7、与桌面成45°。②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③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①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②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③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必须用外焰加热。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8、量实验(1)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2)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实验成功的关键①红磷要过量;②容器要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