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别董大教案.doc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

ID:59569214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2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_第1页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_第2页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_第3页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_第4页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别董大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别董大》别董大教材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高适,这是诗人与董大重逢又别时的送别之作,全诗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怀。教学要求:   1.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2.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 1.同学们,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离别的诗句?(学生交流)2.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是韵味悠长的诗,离别是

2、不想说再见的歌,离别是难分难舍的情。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3.板书课题,介绍作者。4.学习这首古诗,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二、潜心批读,自主探究---古诗意思1.出示探究提示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题目,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情,留足时间。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古诗意思1.指名读古诗。2.通过自学,你明白

3、了哪些词语,诗句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4.轻声读全诗,在脑海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5.结合想象的画面,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四.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体会情感1.出示探究提示二: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品味全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分别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下来;你认为这首诗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韵味来。2.学生自读体会,教师照顾学困生自学。五.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体会情感  1.谈谈自己从诗句中的体会,引导学生

4、抓关键词体会情感。预设: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后两句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练习朗读。 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全诗? 小结: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30年,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六.拓展练习,升华认识1.自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认为这首诗和《别董大》相比较,有什么异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5、样红。2.交流自己的看法。3.教师总结:同样是写送别的诗,可是表现方法却不一相同。《别董大》刻画诗人在寒冷、空旷、凄凉的环境中用开朗、乐观的语言劝慰朋友。后一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赞美,曲折表达出对友人的眷恋,刻画了一个明朗,轻松的送别环境。七.审视文本,放胆质疑1.齐声读古诗。2.古诗学到这里,诗句的意思读懂了吗?诗人表达的情感明白了吗?自己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提出来。八.自主编题,拓展运用          你想设计什么题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结课: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情!在今天的课堂留

6、给我们的也许不仅仅如此,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不会更多了解董大是谁,高适是谁,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设计:别董大乐观豪迈(唐高适)景愁情劝慰,鼓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