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

ID:59571723

大小:19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1-12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_第1页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_第2页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_第3页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_第4页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资料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本会计ppt课件第九章二、混合成本及其分解(一)混合成本的种类混合成本可分为:半变动成本和半固定成本1、半变动成本:有一个初始量,在此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例如,热处理设备的预热2、半固定成本: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增长,其发生额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其发生额会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额内保持不变。例如化验员的工资三、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变动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产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记入当期损益。

2、1、计算过程不同完全成本法: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净利=销售毛利-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生产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边际贡献=生产边际贡献-变动非生产成本营业净利=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盈亏计算上的区别2、分期损益计算上的不同(1)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净利大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净利(2)当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净利等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净利(3)当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净利小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净利1、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不便于价格决策。4、改

3、用变动成本法时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5、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比较困难。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1、有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短期决策2、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3、防止盲目生产4、简化产品成本计算优点:局限性:一、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第二节标准成本法预先制定产品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按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核算。(按标准成本入账)计算个成

4、本项目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各种成本差异,设置各种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标准成本法的特点(二)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是以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为基础确定的标准成本缺点:未考虑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要求过高很难实现缺点:根据过去经验估计的,往往不能反映目前的实际。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效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

5、成本最切实可行二、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2、固定成本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四、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一)标准

6、成本法账务处理的特点1、“在产品”、“产成品”等账户登记标准成本,差异另设账户登记。2、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第一种方法: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库存产成品和本期已售产品。第二种方法: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五、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比较定额成本法要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法一般只计算标准成本,不计算实际成本。定额法只计算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不为各种成本差异设置会计科目;标准成本法要为各种成本差异设置账户核算。定额要将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标准成

7、本法一般按第二种方法将各种成本差异记入当期损益。思考题与完全成本法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有何特点?标准成本法的特点?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有何重要区别?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作业练习册P94(二)练习册P125(五)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