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导学案.doc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

ID:59593460

大小:15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1-14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_第1页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_第2页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_第3页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_第4页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连贯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学习目标]1.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引导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有关知识。2.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重点难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简明”为“简”与“明”。“简”即“简练”,是“量”的原则;“明”即“明晰”,把意思表达清楚,是“质”的要求。“连贯”即照应衔接,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

2、紧凑严密。“得体”,即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从近两年年高考试卷看,本考点中考查的重点仍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为主。[方法指导]参看《课堂新坐标》第103-106页《课堂探究·方法突破》。另提供一些方法技巧,仅供参考。难点攻略:1.连贯(1)排列句序题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时间先后为序;事物发展前后为序;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次轻重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顺序的先后,包括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先后顺序(多层定语、多层状语和短语并列)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多

3、层定语:一般顺序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性的词语+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多层状语:一般顺序为表时间的名词+表处所的介词短语+表范围的副词+表情态的形容词+表对象的短语(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景)。短语并列:一般的并列关系按照音节数由少到多排列。①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

4、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①抓思路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关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

5、,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③抓标志a.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b.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c.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d.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6、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e.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2)语句复位题从内容(句意)和形式(句式、语气等)来把握:①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远近、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有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②话题是否统一: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主语一致,叙述角度一致)③前后是否勾连:句子的重点

7、往往在谓语部分。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明显有顺承、因果、并列等关系,从而使文段在表意上思维清晰、层次井然。④意境是否协调: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⑤句式是否一致:“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短语总分、问答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关联词搭配,句式特点一致等)⑥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2.得

8、体解答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