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

ID:59595030

大小:599.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11-14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_第1页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_第2页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_第3页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_第4页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质量(1)讲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加工质量(1)一、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刀具和工件间的正确位置发生偏移,因而加工出来的零件不可能与理想的要求完全符合,两者的符合程度可用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来表示。1、机械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上一页下一页——从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分析,没有必要把每个零件都加工得绝对准确,可以允许有—定的加工误差,只要加工误差不超过图样规定的偏差,即为合格品。2、加工误差:——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加工精度越高,则加

2、工误差越小,反之越大。——加工精度的高低以国家有关公差标准来表示。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实际上是限制和降低加工误差。上一页下一页3、机械加工精度包含的内容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机械加工精度三者之间的关系:(1)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也要求高。形状公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公差应限制在尺寸公差内。(2)当形状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不一定要求高。上一页下一页4、加工精度与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关系一般:加工精度要求↑→加工成本↑→生产效率↓5、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弄清各种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的规律→掌握控制加工误差的方法→获

3、得预期的加工精度,必要时能指出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6、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在实际生产中,常常结合起来应用。先用统计分析法寻找误差的出现规律,初步判断产生加工误差的可能原因,然后运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试验,以便迅速、有效地找出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上一页下一页二、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和表面间相互位置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工件和刀具在切削过程间的相互位置。由于工艺系统存在各种原始误差,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反映为加工误差。1、原始误差机床夹具刀具工件——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加工系统∴工艺系统误差称为原始误差

4、工艺系统误差是“因”,是根源;加工误差是“果”,是表现。上一页下一页2、原始误差产生加工误差的根源,它包括:工艺系统静误差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一般刀具定尺寸刀具成形刀具展成法刀具试切法调整法外力作用点变化外力方向变化外力大小变化机床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原理误差调整误差测量误差定位误差工艺系统动误差工艺系统力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工艺系统内应力变形刀具几何误差夹具几何误差机床热变形工件热变形刀具热变形上一页下一页三、误差的敏感方向——在加工过程中,各种原始误差的影响会使刀具和工件间正确的几何关系遭到破坏,引起加工误差,各种原始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

5、而加工误差则必须在工序尺寸方向度量。因此,不同的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有不同的影响。——当原始误差的方向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以外圆车削为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上一页下一页如图,车削时工件的回转轴线为O,刀尖正确位置在A。设某一瞬时由于各种原始误差的影响,使刀尖位移到A’,AA’即为原始误差δ,它与OA间的夹角为φ,——当原始误差的方向恰为加工表面的法向方向(φ=0°)时,引起的加工误差最大;可以看出:由此引起工件加工后的半径由R0=OA变为R=OA’,故半径上的加工误差△R为:上一页下一页——当原始误差的方向恰为加工表面的切线方向(φ=90

6、°)引起的加工误差最小。——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称为误差的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那个方向则称为误差的不敏感方向上一页下一页——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书P150)一、加工原理误差§3.2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注意: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虽然会带来加工原理误差,但往往可简化机床或刀具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有时反而能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只要刀具误差不超过规定的精度要求、在生产中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一页下一页二、调整误差——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是要对工艺系

7、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不可能绝对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工艺系统的调整的基本方式(1)试切法调整(2)调整法调整(1)试切法调整应用:单件小批生产中方法:对工件进行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直到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上一页下一页1)测量误差这时,引起调整误差的因素有:2)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由量具本身精度、测量方法及使用条件引起。3)试切时与正式切削时切削层厚度不同的影响——在微量调整刀具的位置、低速微量进给中,常常出现进给机构的“爬行”现象,其结果使刀具的实际位移与刻度盘上的数值不一致、造成加工误差。——精加工时,切削刃只起挤压作用而不起切削作用,但正

8、式切削时的深度较大工件。上一页下一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