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

ID:595978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_第1页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_第2页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_第3页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_第4页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初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  【摘要】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二十多年,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突出教师的“教”,大多数课是把学科知识作为一个结果告知学生。现代初中数学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探究式学习便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信息搜集与处理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关键词】探究创设情境循序渐进乐趣【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2、5-3089(2013)01-0136-01数学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地归纳知识,并应用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探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本质特征是应用创新。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笔者认为开展探究式学习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教学中的探究意识和策略5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

3、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老师的讲授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探究中获取的新知识与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处理信息。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探究、体验探究,在探究中改善他们的探究学习策略,提高自身学会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数学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但也不忽视教师教的作用。相反,在探究中把教学策略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上,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有效而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增进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

4、现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5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一个适合

5、探究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向学生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同时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精彩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身临其境,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了《买门票》配有动画配音的情境:扬州瘦西湖外,七年级某班有37人来游园,售票处贴了一张告示,票价10元/人,40人及以上9元/人。看来人多可以优惠,班长向售票处走去,数学课代表也赶紧向前说,“我们买40张”,马上就有同学说,“我们37人却要

6、买40张票,算的什么账啊”,而老师却直夸数学课代表精明,这是为什么?这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得他们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推动完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三、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数学探究在探究5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

7、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是教师指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是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盲目无序,从而无法达成探究的目的。因此要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摸索出的看法是:首先学生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其次是学生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

8、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强烈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三是在内容上,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究价值,能让学生探究可以操作。第四是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可探究类的问题。第五是在教学方法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形散而神不散”,不断聚散交换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这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让学生“简阅课本”“查找资料”“自制模型”等,将课堂上探究的内容延伸至课外,课后布置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