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

ID:5960206

大小:1.38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7-11-16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_第1页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_第2页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_第3页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_第4页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 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需求分析阶段的概念及任务,熟练掌握ER图,HIOP图的画法。教学重点: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方法、具体任务。教学难点: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第3章需求分析3.1需求分析的任务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3.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3.4实体-联系图3.5数据规范化3.6状态转换图3.7其他图形工具3.8验证软件需求3.9小结习题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需求获取的关键在于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收集和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3.2.(1)访谈--访问用户和用户领域的专家(2)需求讨论会(3)问卷调查(4)现场考察3.2

2、.(5)快速建立软件原型---原型化方法(6)基于用例的方法1.用户面谈•用户面谈一种理解商业功能和商业规则的最有效方法面谈过程需要认真的计划和准备面谈之前确立面谈目的•确定要包括的相关用户•确定参加会议的项目小组成员•建立要讨论的问题和要点列表•复查有关文档和资料确立时间和地点通知所有参加者有关会议的目的、时间和地点521.用户面谈•面谈过程需要认真的计划和准备(续)进行面谈•衣着得体,准时到达•寻找异常和错误情况•深入调查细节详细记录指出和记录下未回答条目和未解决问题面谈之后复查笔记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把所收集的信息转化为适当的模型和文档确定

3、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域•适当的时候向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发一封感谢信532.需求专题讨论会•需求专题讨论会-项目主要风险承担人在短暂而紧凑的时间段内集中在一起,一般为1至2天,与会者可以在应用需求上达成共识、对操作过程尽快取得统一意见。•优点协助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围绕项目成功的目标;-所有的风险承担人都畅所欲言;促进风险承担人和开发团队之间达成共识;-揭露和解决那些妨碍项目成功的行政问题;-能够很快地产生初步的系统定义。542.需求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会准备-参加会议人员:主持人、用户、技术人员、项目组人员-安排日程:通常在具有相应支持设备的专用房间进

4、行•举行会议-可能出现行政间的责备或冲突,主持人应掌握讨论气氛并控制会场。-会议最重要的部分是自由讨论阶段,这种技术非常符合专题讨论会的气氛,并且营造一种创造性的和积极的氛围,同时可以获得所有相关者的意见。-注意分配会议时间,记录所有言论。552.需求专题讨论会56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可用于确认假设和收集统计倾向数据-问卷需要快速回答,允许匿名方式•存在问题-相关的问题不能事先决定问题背后的假设对答案造成偏颇,如这符合你的期望吗?-难以探索一些新领域-难以继续用户的模糊响应•在完成最初的面谈和分析后,可作为一项协作技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574.现

5、场考察•现场观察商业过程和工作流程-掌握用户如何实际使用一个系统以及到底用户需要哪些信息,最好的办法是亲自观察用户是如何完成实际工作的。•一般方法-对办公室进行快速浏览,了解布局、设备要求和使用、工作流总体情况。-安排几个小时观察用户是如何实际完成他们的工作,理解用户实际使用计算机系统和处理事务的细节。像用户一样接受训练和做实际工作,发现关键问题和瓶颈。注意:观察可能使用户紧张。585.原型化方法•原型化方法-一个软件原型是所提出的新产品的部分实现,帮助开发人员、用户以及客户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它比开发人员常用的技术术语更易于理解。•建立原型的原因-

6、解决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需求不确定的问题,用户、经理和其他非技术项目风险承担者发现在确定和开发产品时,原型可以使他们的想象更具体化。•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原型-使用HTML进行界面设计596.基于用例的方法•用例建模是以任务和用户为中心的,开发和描述用户需要系统做什么。•用例建模的步骤-确定系统的参与者-确定场景-确定系统用例-确定用例之间的关系-编写用例描述文档603.3.1分析建模1、问题识别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基于项目有关的软件的功能、性能、环境、用户界面、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3.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7、-需求分析的步骤2、分析和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2、分析和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1)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的分析检查,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各子功能;2)对系统数据域进行分解,分配到各子功能上;3)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视图。物理视图指系统数据输入输出使用什么设备或方式,例键盘输入、数据扫描、数据传送等方式。3.3.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3.3.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最主要的文档。补充:需求分析阶段要编写文档:1)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2)编写初步用户手册3)编写“确认测试计划”(为系统完成后

8、确认验收的依据).4)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写法见实验指导书3.4实体-联系图(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