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题+名解.doc

物理大题+名解.doc

ID:59605507

大小:4.4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1-15

物理大题+名解.doc_第1页
物理大题+名解.doc_第2页
物理大题+名解.doc_第3页
物理大题+名解.doc_第4页
物理大题+名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大题+名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城市小气候: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使城市的气候要素产生显著的变化。有效温度Pmv-ppd曲线热岛效应:城市在稳定大气条件下,在上空产生热气团导致城区气温显著高于郊区气温的c现象传热系数导热系数建筑体型系数非稳定传热简谐热作用衰减度延迟时间SDYRomin经济传热阻热耗量热桥绝对相对湿度露点温度td冷凝冷凝界面围护结构蒸汽渗透的途径中,若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出现由大变小的界面,也就是水蒸气在此处将受到较大的阻力,最容易发生冷凝现象,这个最易出现冷凝,凝结最严重的界面,叫做围护结构内部的冷凝界面。冷凝强度

2、进入冷凝界面前的水蒸气分压力为,从冷凝界面出去的水蒸气分压力为,两者之差就是界面处的冷凝强度。室外综合温度等效温度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方位角——太阳直射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地平面正南方向的夹角,南点S为0度,向西为正值,向东为负值光通量光强照度亮度明暗视觉光谱光视效率采光系数临界照度显色指数光效色温遮光角配光曲线寿命利用系数频率周期波长声速声线WIP吸声系数混响时间混响声频谱频带响度级A声级双耳听闻效应时差效应掩蔽效应吻合效应质量定律声桥计权隔声量Rw噪声评价量语言干扰级统计百分数声级(累计分布声级)L10

3、是起伏噪声的峰值,L50是噪声的平均值,L90是背景值噪声评价数N等于1000Hz倍频带声压级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热量刚好与人体在所处环境的热量交换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达到热平衡。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从人体热舒适的角度,还应该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换热方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对流换热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换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蒸发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能达到这种适宜比例的换热就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城市小气候的成因:1.特殊的城市下垫面-街道纵横、建筑物鳞次栉比;2.城市人

4、口密集,生产和生活中消耗大量的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人为热,人为水汽,3.工业或民用废气和其他污染物。城市气候主要特征1.大气透明度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了热岛效应,城市在稳定大气条件下,在上空产生热气团导致城区气温显著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降水增多,因为烟尘等污染,空气中凝结核丰富。5.蒸发减弱,湿度变小。不透水和绿地率低的下垫面导致。6.雾多,能见度差。空气中凝结核丰富。热平衡方程的影响因素(湿度,气温,平均辐射温度,气流速度,衣服热阻,人体新城代谢产热率)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室外(太阳辐射,空气

5、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城市小气候)室内(热环境设备,其他设备,人)中国建筑热工设计(日均温度为辅助指标)严寒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小于等于-10度的地区。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加强防寒措施,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0度的地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0度、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5—30度的地区。建筑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度,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度的地区。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

6、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3度,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度的地区。部分地区建筑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传热三种方式,原理,影响因素。1.导热,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的现象,影响因素:材质,(工程上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3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材料干密度:干密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大,反之,有时存在最佳值)材料含湿量:含湿量增大,导热系数明显增加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一般工程上忽略2.对流,对流是温度不同的流体发生相对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影响因素:流体:

7、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与壁面的温差壁面:壁面的形状、材质、大小、位置关系3.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K)的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特点:不需介质,内能—电磁能—内能,相互辐射的结果)影响因素:温差,黑度玻璃的温室效应,普通玻璃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很高,相当于是透明体,而对红外线等长波辐射却是不透明体。因此,利用这种玻璃制成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即产生温室效应。封闭空气间层传热途过程,及注意问题是在有限封闭空间内两个表面之间进行的热转移过程,是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辐射传热。

8、设计时首先考虑要减少辐射换热量。1.将空气间层布置在冷侧,降低间层平均温度2.空气间层涂贴辐射系数小的材料,一般单侧布置时性价比较高,宜涂贴在高温侧。3.当厚度大于4cm时,再增加厚度热阻不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