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ID:596270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_第1页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_第2页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_第3页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_第4页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摘要】:以实际工程中,抗震设防类别设定为乙类建筑的工程为例,浅谈特殊建筑在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要求下,结构及相关设计的特殊性,并论述为达到该设计目标,所采用的结构设计思路及措施,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建筑;性能水准;框架-剪力墙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前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经常接触到的普通建筑,自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1989发布以来,均应达到“多遇地震不坏,设防烈度地震可修和罕遇地震不倒”的设防目标,上述设防目标可保障:房屋建筑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不致有灾

2、难性后果,在遭遇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实现生命安全的目标。7相对于上述普通建筑,本文想要讨论的是某些特殊要求的建筑,其设防目标要求高于一般的普通建筑,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的相关条文规定,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建筑),包括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1.项目概述某建筑总高度42m,所在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分组第三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8层。地上部分1~3层为

3、裙房,主要功能为办公室、大会议厅、多功能厅、密集资料库等,层高4.8~6.0m;4~8层为L型塔楼,主要功能为标准客房,层高3.9m。隔墙采用砖砌体材料,有较大面积玻璃幕墙,顶层与外部较大体量的装饰性钢构架相连。房屋要求在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2.项目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分析2.1性能目标的简述建筑抗震性能目标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基本目标。具体来说即为:(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7度的多遇地震(地震重现期50年)影响时,结构在地震后基本完好,一般不需要修理即可继续使用,人们不会因结构损伤造成伤害,可以安全出入和使用。(2)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7

4、度的地震(地震重现期475年)影响时,结构在地震后基本完好,仅个别构件轻微裂缝,一般不需要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继续使用,人们不会因结构损伤造成伤害,可以安全出入和使用。7(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7度的罕遇地震(地震重现期1600年)影响时,结构在地震下发生明显损坏,多数构件中等损坏,进入屈服,有明显的裂缝,部分构件严重损坏,但整个结构不致于倒塌,也不发生局部倒塌,人员会受到伤害,但不危及生命安全。2.2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因为本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按《抗规》3.10.3条第2款,选定了高于(一)中所描述的抗震设防基本目标,对设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建筑抗震性能设计的要求

5、,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抗震性能设计。2.2.1承载力性能设计《抗规》附录表M.1.1-1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指标示例本建筑设计时,建筑结构主体选用性能3进行设计,重要部位(如:裙房顶层和塔楼首层的竖向构件)选用性能2进行设计。2.2.2变形性能设计《抗规》附录表M.1.1-2结构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示例7本建筑设计时,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普通建筑,其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e]为1/800,最终控制该建筑在小震下的变形<1/1400,中震下的变形<1/400,大震下的变形<1/200。3.设计方法及措施本建筑设计时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上述关于性能设计的要求,进行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性变形验算,采取了以下措施。(1)主体结构承载力计算时,采用7度(0.10g)第三组下的多遇地震作用,进行计算配筋。抗震措施选用时,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度,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二级,剪力墙部分抗震等级一级。(2)重要结构部位承载力计算时,采用7度(0.10g)第三组下的设防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224,约为7度(0.10g)时多遇地震αmax=0.08的2.8倍,约小于8度(0.30g)时多遇地震的max=0.24]。(3)主体结构

7、变形控制计算时,采用7度(0.10g)第三组下的多遇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08),控制最大层间位移角要远小于1/800的弹性变形极限,为建筑物内人员在地震时提供最大舒适度,并保证砌体填充墙的安全以及电梯运行的安全性。7(4)主体结构变形控制计算时,采用7度(0.10g)第三组下的设防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224),控制弹性最大层间位移角<1/400。(5)主体结构变形控制计算时,采用7度(0.10g)第三组下的罕遇地震作用,(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