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

ID:5962863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_第1页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_第2页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_第3页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_第4页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方法  摘要:我单位从2012年12月进入广州地铁线路委外维修以后,发现广州地铁二、八号线道岔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广州地铁二、八号线采用整体道床9号单开道岔,经过运营多年后,陆续出现了轨枕螺栓失效、滑床板伤损等各种病害情况,必须对其进行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已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关键词:整体道床道岔综合整治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050-01我单位从2012年12月进入广州地铁线路委外维修以后,发现广州地铁二、八号线道岔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广州地

2、铁二、八号线采用整体道床60kg/m9号单开道岔,道岔转辙装置使用S700K(单机牵引)电动转辙机和分动外锁闭,此型设备是国内首次在地铁线路中应用。自线路开通运营以来,陆续出现滑床板伤损、轨枕螺栓失效等病害,同时因道岔铺设施工时轨枕面倾斜,导致后期调整时同一块滑床板内外侧胶垫厚度不一致,或因滑床板倾斜,加快了尖轨、滑床板伤损的发展,直接影响了道岔的整体性能。为了有效整治设备病害,确保地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必须对八号线道岔进行综合整治。51施工方案的制定本次综合整治采用特制打磨架和打磨机将单根轨枕顶面打磨水平,在道岔铁垫板下加橡胶垫板

3、的方式将道岔滑床板调至同一水平面;采用钻孔取出失效螺栓,放入新的螺纹套管并用化学胶剂锚固,完成失效螺栓的修复,道岔恢复阶段同步完成新滑床板、伤损尖轨或基本轨的更换。1.1整治工作量的调查对需要整治的道岔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整治部位进行标示,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对各岔枕的打磨量进行具体测量,利用塞尺、道尺等工具,方尺、水平尺相结合,检查并计算出各岔枕的打磨量,记录其具体位置和数量;检查岔区失效的螺栓,记录其具体位置和数量。1.2作业流程及时间节点由于作业时间和作业条件的限制,每次作业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240分钟(含信号调试),总体安排每道

4、工序施工时间(如表1)。2施工工艺2.1拆除尖轨、基本轨及滑床板,并将各部件归类放置在道床一侧不影响打磨的地方2.2打磨道岔轨枕5根据需要打磨的岔枕数量安装打磨架,每股道岔尖轨最多安装4个打磨架,现场备用1个,先确定打磨架的位置,道床上钻孔用膨胀螺栓固定打磨架,使用打磨机逐根打磨岔枕,根据现场调查确定的打磨数量,采用水平尺控制岔枕打磨平整度。2.2.1抽芯取出螺纹套管与螺栓连接的螺纹套管是制造混凝土岔枕时预埋在其中的,使用适当规格的混凝土空心钻,采用混凝土抽芯的方式取出失效的套管,以原混凝土岔枕图纸中的螺纹套管长度为依据,钻孔深度控

5、制为套管长度加20mm。2.2.2清理螺栓孔岔枕打磨及抽芯工作完成后,先用高压水将螺栓孔里的粉尘冲洗干净,再用高压风吹出孔内积水,最后用电吹风将螺纹套管吹干燥。2.2.3锚固新螺纹套管用喜利得公司RE—500型植筋胶将新螺纹套管锚固。锚固时注意控制套管的相对位置,高程控制在-0.5mm~0,水平横切面中心位置控制在1mm内。2.3恢复道岔岔枕打磨完成后,安装新的滑床板,并根据调查时计算的调高垫板厚度添加调高垫板,再安装基本轨和尖轨。2.4道岔调试5联合信号调整道岔几何尺寸、密贴、动程及缺口。需注意的是由于植筋胶需要10小时左右才能达

6、到设计强度,安装时新植入的螺纹套管处只将螺栓拧入,不加力,该块滑床板采用门型框架临时固定。次日作业时,按要求加力拧紧。3应急预案考虑到施工风险,为确保次日线路正常运营,根据作业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应急预案,在作业时间最后90分钟时,无论其它作业进行到何种程度,都必须中断作业,开始恢复道岔。对中断的作业处理措如以下几点。(1)如果是打磨未完成,则根据轨枕已打磨高度,加设调高垫板,局部位置采用现场切割标准调高垫板,以垫平滑床板满足开通要求。(2)如果是失效螺栓未处理完,则采用特制门形框架临时固定。(3)如果是信号转辙机安装未完成,采用钩锁器

7、锁定道岔尖轨,只维持一股道通车。(4)如果时间紧迫道岔不能完全达标,则按病害道岔开通,列车限速行驶。4结语经过多次对广州地铁二、八号线60kg/m59号单开道岔不同病害的综合整治,共更换滑床板22块,打磨岔枕33块,修复失效螺栓48根,同步更换伤损尖轨和基本轨4根。施工有序可控,无一启动应急预案,设备质量显著提高,道岔维修工作量得到减少。综合考虑铺设短轨枕道岔施工时,岔枕铺设平面精度控制难度大,运营期间维修工作量较大,建议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时应采用铺设长岔枕。①作者简介:马新平(1969,4—),男,1991年毕业于山西省太原电力专科

8、学校,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本科),工程师,现工作于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