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

ID:596513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_第1页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_第2页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_第3页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_第4页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风机地基基础选型比较  【摘要】对风力发电厂风机基础设计进行了分析,从上部荷载取值、基础尺寸、桩基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供了风机基础桩基设计的方法。【关键词】地基基础风机基础无张力灌注桩复合地基1项目概况某风电厂风场一期(49.5MW)工程位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约25km处,海拔1650m~1860m,占地约35km2,为黄土高原北部的黄土低岗斜坡,场地开阔。2岩土工程条件概况2.1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质作用该风电场场址区域地貌主要以特有的黄土塬、梁、峁地形为特征。场址区地势较平缓,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水埋深较深,滑坡、泥石流不发育。但黄土塬和梁的

2、边缘多有陡坎,坡面直立,高度可达20m,随着雨水冲刷,可形成坍塌等破坏,在风机布置时建议与黄土塬或梁的边缘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边坡失稳或者累进性坍塌破坏影响基础稳定。2.2地层岩性分布特征根据勘探资料,场址区地层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主要由风积的壤土、黄土状粉土、粉质黏土及黄土层组成。7①层,全新统风积(Q4eol)壤土,浅黄色,干燥,结构松散,以风成次生黄土及砂质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和腐殖质,地表广泛分布,黄土梁、峁、丘顶部厚度较薄,一般几十厘米不等,主要为耕地或荒山的表层土。②层,黄土状土(Q41),浅黄色,稍湿,可塑,土质均匀,以粉粒为

3、主,不具有层理结构,大孔发育,含有植物根系腐败后形成的空洞和虫孔,发育有钙质斑点和结核,以粉土为主。本组地层较为发育,场区均有分布,厚度16.1m~19.6m,平均厚度17.8m。③层,中更新统(Q2eol),粉质黏土,黄褐色,稍湿,可塑,土质均匀,发育有钙质结核,土体新鲜面上可见铁锰质斑点,主要以粉质黏土为主,本组地层连续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厚度0.9m~6.4m,平均厚度4.2m,层顶埋深为17.3m~19.8m,平均埋深为18.4m。④层,中更新统离石组(Q2l),老黄土,黄色~黄褐色,稍湿,可塑,土质均匀,主要成分为粉土,含少量粉砂。不具有

4、层理结构,土体新鲜面上有铁锰质斑点,有少量气孔发育,主要以粉土为主,该层主要分布在梁、峁的中部,钻孔未揭穿该层。2.3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根据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该风电场工程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72.4地基土湿陷性评价场地属自重湿陷性场地,为中等湿陷性,湿陷性深度一般约18m,总湿陷量83.1mm~187mm,平均值131mm,总自重湿陷量76.6mm~159mm,平均值109mm,湿陷等级主要为Ⅱ。本场地主要湿陷性地层为②层,其中③层上部具轻微~中等湿陷性,下部为非湿陷性。3风电机组基础方案选型3.1风机荷载3.2风机基础及地基处

5、理方案比选由于风电场所在区域为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土的湿陷等级为Ⅱ级,且厚度较厚,采用天然地基将不能满足风机基础对承载力及地基变形的要求,风电机组基础下地基必须处理或采用桩基础。拟对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方案、混凝土灌注桩基方案、复合地基方案进行比选,论证确定适合本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基础形式。(1)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P&H无张力灌注桩基础为支持大型风机基础的专利技术。P&H7无张力灌注桩基础不使用基础环进行基础和风机塔筒连接,而是通过塔筒下法兰的螺栓孔使用高强螺杆将基础同塔筒连接。连接用高强螺杆数量为110根(暂定,根据塔筒底法兰孔数决定)。电缆

6、线可以从承台底部穿越,穿越高强螺杆之间的空隙,在基础深1.5m处。风机厂家的下法兰不需要做任何的更改。基础主要由混凝土、预应力高强螺杆和两个CMP(波纹筒)筒构成。根据可研阶段的地勘报告和风机荷载数据,确定设计参数。P&H风机基础主要设计参数如下:基坑开挖上口直径9.5m,下口6m,基坑深10.5m。基础承台直径为5.1m,承台高度为0.5m,高强螺杆竖向放置于两个CMP筒之间,两筒之间0.8m,之间浇筑C40混凝土,CMP外筒直径为4.8m长10.5m。内筒直径为3.2m长10.5m。CMP内外筒均为壁厚3mm,波深5cm,波距15cm。CMP外

7、筒和基坑之间浇筑C15混凝土。CMP内筒底部浇筑1mC40混凝土,回填土至上筒口。M42高强螺杆长度为11m。每个机位用110根(暂定)。由于风电场所在区域为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土的湿陷等级为Ⅱ级,且厚度较厚,P&H无张力灌注桩基在如何抵消湿陷性黄土负摩阻力、是否对风机基础有变形影响等问题上应当进一步研究。(2)桩基本方案风机基础采用干作业法扩底灌注桩(端承摩擦桩)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计算方法及内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5.7.2条规定桩端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且应支承在可靠的土层中。7本方案考虑湿陷性黄土负摩阻

8、力影响,计算取桩顶以下12米桩长范围存在负摩阻力。2)参数及布置经计算拟定桩基础的布置为:承台底部为直径16.0m,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