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

ID:596569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_第1页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_第2页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_第3页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_第4页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是架起学生与学校的桥梁,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激励管理策略,对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高职;教师;激励;管理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在校高职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是架起学生与学校的桥梁,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有效激励管理也成为了高职院校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1.高职院校激

2、励管理存在的问题1.1目标激励有限6学校管理者所希望的目标就是要在了解教师个人需求的基础之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样也对员工有所需求。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将教师个体丰富目标有效契合于学校整体战略目标与国家管理方针,科学的组建并最终集合成目标链,借助良好的目标管控,构建和谐的校园发展氛围,让学院所有教师形成全局理念,以校为家,全面发挥职业潜能,为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持续努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对人力资源的目标激励管理相对欠缺,不重视教师个体目标诉求,阻碍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1.2情感激励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实施了情感管理,然

3、而实际上同教师的情感沟通仍旧不多,上级对下级的关怀多体现出功利性色彩,无法真正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导致了人才流失。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注意引导教师形成综合的职业归属感,提升满意度,形成主人翁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实现综合发展,令教师契合学校发展目标,实现良好提升。1.3激励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要想实现量效齐增的目标,就一定要在满足教师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每个人在每个过程中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实现了多数员工的不同需求时,目标才能够逐渐得以实现。如果激励缺乏针对性,只采用单纯的方法作为激励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满足不了

4、教师的基本需求,反而还会降低激励的效果,从而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降低工作效率。1.4校园文化建设和荣誉激励有待加强6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科学实践需要营建和谐奋进、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体现严谨治学、严格管理的校风,体现积极活跃、充满热情的文化环境,在校园内部形成一种合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实践教育管理中,实现共同提升。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没有科学的重视文化建设与激励管理,使得校园文化没能充分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高职院校的激励管理还应通过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荣誉激励,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5、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表彰来激发所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利用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引导和带领其他教师更加努力工作,促进学院的发展。2.高职院校激励管理的原则2.1目标性原则应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指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激发教师的动机和行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目标具有引发、导向的作用。应不断启发教师对高目标的追求,启发其内在动力,将每位教师内心深处的目标挖掘出来,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引导、启发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2.2公平性原则大部分教师都会将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和回报与他人的作比较,当对比出现相符时内心才会有公平感。公平激励机制本身

6、能够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如果激励机制缺乏公平性,就不能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也就成了一纸空话。62.3有效性原则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切实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人需求,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味单纯地为了达到自身的需求而采取与教师需求不一致的激励机制,忽略教师的个人需求,会使教师对实施的激励机制产生反感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当中,从而降低整个学院的管理效率。3.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管理策略3.1多样化激励6事实上,教师真正的工作激情与工作投入度并不一定完全来自于金钱,单纯的金钱激励会使激励走入歧途,降低其功效。因此,在进行有效的激励时,激励手段

7、与政策的多样化才是正途。高职院校管理者一方面要正面的激发、挖潜、鼓励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督导与责成。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正面的调动与奖励来拉动行为,还要从反面的约束与控制来抑制行为。奖勤罚懒、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只有从不同的方向着手并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发挥激励强大的功效;在进行具体的激励时,要同时运用物质性激励与非物质性激励。保证教师基本性工资、激励性奖金、补充性津贴、物质性福利的基础上,考虑好教师的培训、成就、工作内容本身、休假、荣誉等,两者缺一不可;激励手段与策略上,即便是简单的物质性激励,也需要多样性的策略,从长远考虑,关注管

8、理者与教师之间的长期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