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练习题.docx

比例尺练习题.docx

ID:59660038

大小:19.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比例尺练习题.docx_第1页
比例尺练习题.docx_第2页
比例尺练习题.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例尺练习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数学比例尺练习题姓名:一、填空。1.()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例尺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用线段比例尺表示为()。.3、缩小比例尺一般写成()的比,放大比例尺一般写成()的比。4.图上2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5.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6.在一幅比例尺是30: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

2、,它的实际长度是()。注意:求比例尺的步骤是:一化、二列、三化简;求图上距离的步骤是:一化、二列、三算;求实际距离的单位是:一列、二算、三聚。080160240320千米7.表示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的距离。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在比例3:10=18:60中,如果第二项增加它的1,那么第四项必须增加(),比例仍成8#2立。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在括号里。)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a.一定大于b.一定小于c.一定等于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2.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用()表示60千米。a.0.6厘米b.6厘米c.60厘米3.在一张图

3、纸上,用6厘米的线段表示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a.1:2b.1:20c.20:1d.2: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b.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都小于1。5.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5000b.1:50000c.1:5000000三、辨析题(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2)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三、应用题。1.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画在图上是15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2.在一幅地图上,张村和李庄的距离是3厘米,两村

4、实际相距1200米。求比例尺。13.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4.(1)一幅中国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求这副图的比例尺。(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24.5厘米,广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6.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7、学校操场长60米,宽45米,用1: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长和宽应各画多长?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长?10008、一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

5、图中长方形实验田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这块长方形实验300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9.050100150千米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在地图上量的A、B两地间的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厘米?10、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2(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1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3厘米这个圆形花坛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2.在比例尺是1

6、∶6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5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0306090千米的在地图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新立屯计划挖一条排水渠,在比例尺是1的设计图上,水渠长80厘米,宽3厘米,深1.513100厘米。按图施工,这条水渠共挖土多少立方米?14.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的A、B两地的距离是60厘米,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多少小时到达?15.一张设计图的比例尺是1,图中的一个长方形大厅长6厘米,宽4.5厘米。这个大厅的实400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6*、有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70千米,

7、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10千米,4小时后两车行全程的2。在比例尺是1:10000000的铁路运行图上,甲、乙两地3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