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

ID:59664069

大小:15.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18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_第1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_第2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_第3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_第4页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贫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每个贫困户的劳动能力、生产生活条件、收入水平等也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本文试图通过解剖一次“麻雀”,以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参考,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更好开展。  今年初,我们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驻村后,第一时间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XX村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整体建设规划、村民生活生产、村内信访稳定、适龄儿童入学教育等基本情况,及时

2、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村情;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问计于民,对全村村民逐户进行了走访,梳理汇总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掘该村的比较优势,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村基本情况  1.概况。XX村位于XX市XX乡政府驻地北4公里,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属于半山区,丘陵地带,交通不便,缺少水资源。居民350户,人口1400人,劳动力900人。全村耕地面积2300亩,人均亩。  2.主导产业。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村内无集体经济收入,属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打工。全村

3、20XX年人均纯收入约为2700元。  3.相对比较优势。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地打工者较多,多数从事建筑、装修、餐饮等行业的体力劳动工作,有一定技术。村内运输大车有五十余辆,明显有别于附近其他村庄,但因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影响,运输活少。同时,村内养殖业发展突出,个体生猪养殖户4家,年出栏生猪1600余头,养鸡户10余家。养羊、养牛、养鹅户存在,但数量较少。  4.村两委班子、党员情况。截止20XX年底,全村共有党员28名,村支部由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支部委员3人构成。村委会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村委委员由3人组成。另外,设置有监

4、委会,有主任1人。村“两委”威信较高,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较好。  5.教育教学情况。该村小学设在村委会办公地,条件简陋,部分房屋为危房。目前有教师3人,设有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75名,村幼儿园幼儿50余名。  6.贫困户情况。该村20XX年被确定为“扶贫整体推进村”,共有贫困户71户236人,其中低保户20户37人,五保户2户2人。  二、XX村贫困户“症状”  通过“会诊把脉”,当前XX村贫困户主要存在以下6项“症状”。  1.因病因残致贫。全村因病因残致贫的达29户、95人,分别约占全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41%、40%。这类贫困

5、户最多,也是贫困程度最深的群体,因所患疾病多为心脑血管疾病、脏器类疾病等难于治愈病种,家庭医疗费用高、负担重,患者需要家庭照顾护理,常常一人生病致全家贫困。比如,村民李金某家庭,李金某患有肝腹水、糖尿病,20XX年元月查出肝硬化,其妻子赵某某患有脑梗后遗症偏瘫,夫妻二人常年用药,每月费用约20XX元,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该家庭为因病致贫的典型。  2.缺乏劳动力致贫。该类贫困户分别约占全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34%、24%,多为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人,还有部分是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和有子女但不赡养的老人。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是

6、扶贫工作的难点,他们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在外力帮助下脱贫后也很容易返贫,这类人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救助。比如,苏某某家庭,家中仅1人,53岁,腿部残疾,拄双拐,妻子去世10余年,无子女,家里两亩半地,但无力耕种,目前依靠低保收入维持生活。  3.缺乏技术致贫。该类贫困户约占16%,这类贫困户家庭的劳动力,因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取得外出务工和自营技术收入,紧靠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比如,李文某家庭,家中2人,李文某本人初中文化,患有糖尿病,离婚已20余年;其儿子初中文化,婚后1个月离婚,父子二人均无专业技术,常年务农,儿子农闲时

7、除外打零工,因无技术收入低,种地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无法保障家庭开销。  4.因学致贫。该类贫困户约占5%,这类贫困户家庭多为家中供养有大中专以上学生或者有多名子女上学的家庭,学费、生活费等费用成为致贫主要原因。比如,李运某家庭,两个子女均在大学读书,二人学费和生活费每年2万多元,但是家庭主要收入为种地和饲养几只山羊,经济效益差,很难供应上学需要。  5.缺资金、缺土地致贫。这两类约占10%,他们的经济状况一般都临界脱贫线,因为缺少资金他们所掌握的一些致富门路和信息,不能及时转化为致富途径。缺少土地的一般是因为历史原因或者政策因素

8、,耕种土地极少,收入太低。比如,因为几十年前从外地迁入,宋某仁家中仅1人,仅有土地亩;宋某智家庭3人,拥有土地亩,现有土地无法满足生活开支。  6.自身发展不足致贫。这类人占比较少,主要因为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低、上进心不足等造成贫困。比如,李某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