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

ID:59672705

大小:51.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19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_第1页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_第2页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_第3页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_第4页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行业资料:________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1.什么叫高温作业?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

2、高温作业。2.高温作业的种类高湿作业按气象条件可分为三大类:①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OC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②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③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3.人为什么会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温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

3、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第4页共6页4.中暑病人的处理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中药藿香正气丸;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5.怎样预防中暑?①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工人

4、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②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③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④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6.为什么在清凉饮料中要加盐?高温环境下劳动,人体为了散热,常常大量出汗,出汗使人体丧失了大量水份和盐份,主要是纳盐和部分钾盐,一般汗液中含氯化纳0.1~0.35%。普通高温作业工人劳动8小时

5、出汗4~8升,损失盐份约15~20克。所以,对高温作业工人既要及时初充水份,也要及时补充盐份,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这也就是在清凉饮料中加盐的原因。通常可按含食盐量0.1~0.2%来配制清凉饮料,供工人饮用。7.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4页共6页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功能改变、月经不调等。噪声对人体

6、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8.怎样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①进行工艺改革,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如液压机代替锻压机、焊接代替铆接、无梭织布代替有梭织布等。②在不影响操作前提下,用隔音、减震、消声、吸音等措施减弱噪声强度。同时合理规划厂区和厂房建筑,使噪声源远离其它作业区,或造隔音墙,建筑物内墙选用吸音材料等。③个人防护,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往往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第4页共6页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一、组织措施第5页共6页将奥运场馆的气象条件确定为4级标准,相应采

7、取4级准备:气温达32℃为防暑一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提供免费饮用水、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气温达35℃为二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打开降温用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准备,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必要时向观众喷水雾降温;气温超过38℃为四级准备,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在场外候命。组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对防暑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志愿者组成防暑咨询服务队,告诉观众如何应对炎热天气,例如穿宽松的浅颜色衣服、戴遮阳帽、增加非酒精饮料的摄入、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场馆或阴凉处、感觉

8、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及时求助等。此外,奥组委和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