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

ID:59673041

大小:49.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9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_第1页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_第2页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_第3页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_第4页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行业资料:________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5页预防磷自燃引起火灾磷有黄磷和赤磷之分。黄磷是无色的蜡状体,别名白磷,由于它极易氧化,表面总蒙上一层淡黄色,因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黄磷。黄磷的自燃点只有30℃,极易自燃,所以平时多保存在水中。赤磷的外貌为紫红色,它的脾气比黄磷温和些,自燃点较高,为260℃,赤磷经磨擦又会变成黄磷。磷和磷化物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磷光,甚至发生

2、自燃。例如磷化铝、磷化锌等迂酸、水或潮湿空气会放出磷化氢。磷化氢不仅有剧毒,而且极易燃烧。磷化氢的主要成份是磷化三氢(PH3),但是也常含有少量二磷化四氢(P2H4)。二磷化四氢中有两个磷原子,所以俗称联磷,或者叫双磷。联磷比磷化三氢更易自燃,这是因为联磷液体的沸点低,只有51℃,而且产生的蒸气又很不稳定,在光的作用下,会分解为磷和磷化三氢。由于分解产生的单质磷常附着于磷化三氢,因而,单质磷的自燃会导致磷化三氢的自燃。由于磷和磷化物能够自燃,因此,人们应根据其特点妥善保管与使用。黄磷应存放于水中,而磷化铝、磷化锌等则应保存

3、于干燥的仓库内,避免潮湿而引起自燃,仓库内不可存放其它易燃物质,以防万一自燃而引起火灾。第2页共5页预防职业病之合理安排饮食第4页共5页在生产过程或劳动环境中,可能产生或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员工在做好劳动保护的同时,如能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可有效地预防、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危害。1.铅作业人员的饮食接触铅的一般是采铅、冶炼、印刷铸字、搪瓷、油漆人员等。他们最好每天喝上2-3杯牛奶,并且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2.苯作业人员的饮食接

4、触苯的有香料制造、药物、橡胶、染料、油漆及鞋类制造等行业的工作人员。这些人适应高蛋白、高糖、低脂肪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鱼、乳类、动物肝脏、兔肉、糖类、豆制品、西红柿、橘子等。3.汞作业人员的饮食从事矿业中的汞矿开采以及油量计、气压表、荧光灯、整流器、温度计、石英灯等产品的生产人员,因为他们经常接触汞物质,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4.锰作业人员的饮食对于从事陶瓷、电焊条、干电池等作业的有关人员,由于他们经常接触锰,应该多吃些含铁元素丰富的食品,例如瘦肉、动物肝脏、红薯、芹菜、

5、黄豆及豆类制品等。5.磷作业人员的饮食磷作业的人员应该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瓜果、蔬菜,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含较多钙质的食品。6.高温作业人员的饮食第4页共5页在高温环境下劳动的人员:由于机体大量出汗,体内钠、钾大量丧失,应多吃一些含钾较丰富的食品,如黄豆、青豆、绿豆、马铃薯、菠菜、柿饼、香蕉等。高温环境中,人体维生素消耗量增加,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可从汗水中流失,其中以维生素C流失较多,应多吃一些绿叶蔬菜、枣和柑桔类水果。7.放射作业人员的饮食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应该多吃些蛋类、豆类及其制品、奶类等含蛋白质高的食物。8.

6、其他作业人员的饮食接触砷等有毒物质者,可在平时的膳食中多安排些砂糖;振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体内的维生素B消耗量很大,应多食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米糠、麦麸,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听力,预防听觉器官的损伤。此外,振动及噪声通过植物神经系统,能抑制胃肠功能及消化腺的正常分泌,使人的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腹胀等,故应食易于消化、能促进食欲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第4页共5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