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

ID:5967578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_第1页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_第2页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_第3页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_第4页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桩板墙在小型滑坡治理中作用  摘要:在近年的南宁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边坡稳定性问题不断凸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分析了桩板式挡土墙处理小型滑坡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关键词:小型滑坡;桩板墙;边坡支护中图分类号:U213.1+3文献标识码:A桩板式挡土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桩及桩间的挡土板、桩顶的冠梁三部分组成,利用桩深埋部分的锚固段的锚固作用和被动土压力,维护挡土墙的稳定。桩板式挡土墙适用于土压力大,或墙后放坡开挖有条件限制的情况,地基强度的不足可由桩的深埋得到补强。桩板式挡土墙

2、可作为路堑、路肩和路堤挡土墙使用,也可用于处治中小型滑坡。下面以南宁市YL路的边坡支护设计为例,对小型膨胀土路基滑坡的治理设计进行讨论分析。1项目概况南宁市YL路位于凤岭北片区,道路红线宽度18米,道路全长约1km,城市支路,为新建道路。K0+660~K1+000段为膨胀土挖方路基段,其中左侧边坡高约10米,坡顶为某新建住宅小区。原路基边坡采用自然放坡,坡比为1:2.0。7路基开挖施工至路槽标高时,由于左侧坡顶小区已先推填并建成的围墙占用了部分原放坡用地,实际开挖的道路边坡坡率只能达到1:1~1:1

3、.25之间。因此,K0+740~K0+980段左侧边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滑坡情况,见图1~图2:图1坡顶围墙倒塌图2坡顶小区地基开裂经勘察单位补充勘察的资料,场地的滑坡及地质情况如下:路基开挖后在K0+740~K0+980段左侧边坡出现滑坡,形成长约240m,宽10~30m,高约2~12m。该滑坡坡面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坡度约20°~50°,边坡坡脚在局部地段见渗水区,坡面已发生鼓胀、扭曲、裂缝,在滑坡体中上部,见多条裂缝,延伸长度一般3~8m,裂缝宽度2.0cm~20.0cm,裂面上无擦痕,属张性裂缝

4、,裂缝表面的土较湿润。滑坡后缘裂缝呈弧形分布,基本贯穿整个后缘,缝宽3.0cm~20.0cm,可见深度约0.80m,坡顶小区区的部分围墙及路面已被破坏,局部房屋基础已裸露,且有继续扩张的趋势。根据勘探资料显示,边坡分布的地层主要为:上部土层为素填土①(Qml)、第四系(Q)冲积成因(Q3al+pl)的含砾粘土③1和圆砾④,下伏第三系(E)湖相沉积内陆湖相沉积的泥岩、粉砂岩互层等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7(1)素填土①(Qml):灰色、灰黄色,稍湿~湿,土质松散状为主,无分层现象。该层在场地绝大部分

5、地段均有分布,为新近填土,堆填时间不足3年。具高压缩性。(2)含砾粘土③1(Q3al+pl):灰黄色,褐黄色,硬塑状,粘性、韧性均较好,砾石含量约占5~10%。属中等压缩性土。(3)圆砾④(Q3al+pl):灰色、灰黄色,稍密状态为主,砾石一般呈圆~次圆状,分选性较差,级配好,成分主要为石英,次为硅质岩。(4)强风化泥岩、粉砂岩互层⑤(E):半成岩,主要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地段含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呈韵律沉积互层组成,粉砂岩基本含水,且有一定的承压性,在坡脚的钻孔地下水均上涨至孔口附近,个别

6、孔地下水自流出孔口。(5)中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⑥(E):半成岩,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地段含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厚层状呈韵律沉积互层组成。整个岩层风化不明显,合金回转钻进平稳,进尺均匀,钻速一般,返水正常,岩芯采取率高。各岩土层主要岩土参数建议值表如下表1:表1各岩土层主要岩土参数建议值表2滑坡分析7经现场踏勘及勘察资料可分析得:(1)经各参建单位现场踏勘分析,初步认为此滑坡是在道路路槽施工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土体侧应力解除,原来的自然平衡条件被破坏,在土体自重、地下水、降雨等因素共同

7、作用下形成。(2)滑坡的类型属牵引式的浅层滑坡,在最外侧的土体最先释放应力,形成细少裂隙,在里侧土体的侧压力、地下水及降雨等因素作用下,裂缝逐渐加深加宽,外侧土体最终向坡下滑移,如此循环,内侧土体也不断地向下滑移,从而形成台阶状的多级滑坡。(3)现状边坡的坡面较陡(20°~50°),组成边坡的地层主要为泥岩或粉沙质泥岩或粉砂岩,上部填土成分也主要为泥岩(少量圆砾和含砾粘土),泥岩(粉沙质泥岩)具中~强膨胀性,自然的边坡稳定角大多在4°~10°,因此,本滑坡还没有稳定,滑坡后缘有进一步向后发展的趋势,

8、但滑坡切入的深度没有低于现状路面。(4)滑坡的治理必须同时考虑保护坡顶的建筑物及坡下道路的安全,且须对坡面进行严格防水治理。3处理措施(1)临时支护采用堆土反压7为避免滑坡后缘进一步向后发展,保证坡顶小区建筑物的安全,将滑坡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经研究决定采用在滑坡坡脚堆土反压的临时支护方案,在现状滑坡坡脚回填10×3m左右的填土并压实,并形成了后续支护桩施工的平台。(2)永久支护采用抗滑式桩板挡墙的支护结构根据滑坡情况及边坡的高度不同,抗滑桩分3段设计,A、C段桩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