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镜(对着眼睛).ppt

目镜(对着眼睛).ppt

ID:59693530

大小:1.5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1-19

目镜(对着眼睛).ppt_第1页
目镜(对着眼睛).ppt_第2页
目镜(对着眼睛).ppt_第3页
目镜(对着眼睛).ppt_第4页
目镜(对着眼睛).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镜(对着眼睛).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物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镜臂通光孔镜座(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

2、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

3、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注意事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轻拿轻放。1、水滴里的生物观察活动: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

4、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一滴水里的生物草履虫轮虫水蚤鼓藻列文虎克列文虎克( 1632.10.24-1723.08.26)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

5、、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安东尼.列文虎克安东尼.列文虎克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呈真实存在的。1702年他在细心观察了轮虫以后,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附着在微尘上、飘浮于空中并且随风转移。他追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经历了幼虫等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

6、自然发生的。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制造的透镜小者只有针头那样大。适当的透镜配合起来最大的放大倍数可达300倍。安东尼.列文虎克日常生活中,在哪能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