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改进.doc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改进.doc

ID:59693986

大小:1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1-19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改进.doc_第1页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改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改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改进怀化市溆浦县第一中学田颖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经典的演示实验,在各版本教科书中均有涉及,实验装置也几经变化。做好这个实验,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一、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铜丝从胶塞侧面挖出的凹槽进入试管,一面与胶塞紧密接触,一面与试管壁有摩擦,在实际操作中甚为不便,而且容易损坏实验器材。2、导气管伸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或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反应停止加热后,由于SO2易溶于水,易使试管内的液体发生倒吸而进入温度很高的试管中,

2、并且试管内还有大量未反应完的浓硫酸,容易引起炸裂,烧伤师生。3、无尾气处理装置,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4、品红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较长,所需SO2量较多。5、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有大量的SO2在拔掉胶塞后,会直接排入大气中二、创新和改进之处1、将粗铜丝直接从橡胶塞中穿过,既不会损坏器材,也能自由的抽拉。2、利用注射器将空气推入反应的具支管中,排出管中SO2气体。3、改用品红试纸检测SO2气体,所需时间短,所需SO2气体更少。4、增加了一个防倒吸的尾气处理装置。三、实验器材和药品铁架

3、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球形干燥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乳胶管、注射器、滤纸。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长约20cm)、98%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火柴。四、实验原理和装置说明1、实验原理2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SO2气体,SO2气体可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装置说明(1)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涂上少许凡士林(便于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灵活的上下抽拉)。(2)具支管的胶塞打孔,插入一支导管,导管必须超过具支管的支管口,另一端用橡胶管连接一

4、只注射器。一、实验过程1、取一小片裁成小长方形的滤纸片放入装有品红溶液的烧杯中。图1铜与浓硫酸反应装置改进图可上下抽动的铜丝湿润的品红试纸湿润的石蕊试纸浓硫酸NaOH溶液1020304050mL注射器2、按下图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涂上少许凡士林(便于铜丝在胶塞中能灵活的上下抽拉)。3、再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向烧杯中倒入20mL的NaOH溶液。最后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先预热。再定点加热。4.可看见具支试管中有大量的白雾状气体放出(这是

5、由二氧化硫气体与水结合形成的亚硫酸小液滴)。玻璃管中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气体。5.当品红试纸褪为无色时,把粗铜丝往上提拉至离开反应液,移开酒精灯,此时,反应停止。6、利用注射器推入空气,排出装置中的SO2。二、实验效果实验过程中,品红试纸褪色,且所用时间较短,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结束后,利用注射器鼓入空气,能快速的排出具支管中的SO2气体。三、自我评价1.反应具有可控性,可根据需要随时停止反应,避免药品浪费和环境污染。2.由于用品红试纸取代了品红溶液,反应见效快,缩短

6、了实验时间,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也大大减少。3、反应后利用注射器向具支管中鼓入空气,赶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硫,消除污染。4、增加防倒吸的尾气处理装置,消除污染。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