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

ID:59700048

大小:5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1-19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_第1页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_第2页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_第3页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_第4页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动义齿设计复习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活动义齿设计活动义齿的禁忌症1.缺牙间隙过小,义齿强度不够者2.基牙呈雏形,固位形态过差,义齿不能获得足够固位力者3.精神病患者有吞服义齿危险者4.生活不能自理,口腔卫生差者5.对丙烯酸酯过敏者6.口内粘膜溃疡经久不愈者7.对义齿基托异物感无法克制者可摘局部义齿常按其结构和支持形式分类结构:基托式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支持形式:牙支持式义齿粘膜支持式义齿混合支持式义齿活动义齿组成可摘局部义齿一般是由人工牙、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组成,按照部件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部分,即修复缺损部分,固位稳定部分和连接传力部分。基托分类1塑料基托2金属基托塑料基托塑料基

2、托优点:色泽美观,近似粘膜,重量轻,便于修补和衬垫,操作简便,价廉。缺点:坚韧度差,受力大时易折断,强度较差,温度传导性差,不易自洁,异物感明显。金属基托优点:强度较高不易折裂,体积小且薄,温度传导性好,易于清洁,患者戴用舒适。缺点:制作复杂,难以做衬垫,修理及调改较困难,颜色不美观。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一.卡环数量适当。一般一副可摘局部义齿可有2-4个卡环,不少于2个卡环。卡环的数量取决于基牙的形态,牙周情况,缺牙数量及部位。多用卡环,虽然可增固位力,但也增加制作难度,就位难度,卡环折断可能性增大,而且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导,戴可摘局部义齿后,余留牙的的菌

3、斑量增加,且呈持续性增加,菌斑主要集中在卡环和基牙接触的牙面上。基牙上的菌斑是沿卡环臂开始形成的,并从卡环与牙接触处向外扩散,沿积于卡环和龈缘间的区域,所以从预防学角度出发,固位体设计应简洁。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二、卡环在牙弓上的分布卡环在牙弓上的分布易分散,不宜集中,支点线形成三角形,四边形,直接固位体的支点线位于义齿中部,使义齿在行使功能时达到垂直向和水平向“衡的必要条件,产生良好的固位与稳定作用。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三、卡环类型设计卡环的作用主要依靠卡环臂进入基牙颊侧舌侧的倒凹区而获得。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四、卡环臂进入倒凹的深度根据卡环臂弹性

4、大小,基牙倒坡度,确定卡环臂放置于基牙倒区的深度。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五、利用基托的辅助固位力,固位原理同全口义齿。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六、远中游离端义齿的设计注意点由于游离端义齿远中无基牙,承受牙合力时应力分布较复杂,常使基牙产生损伤,失牙区牙槽骨吸收较多,义齿功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多个牙缺失时,修复时重点考虑减轻牙合力,均匀分布牙合力。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注意点七、前牙Ⅱ一Ⅲ度深复牙合的设计这类缺损突出的问题是牙合间距离不足,基托易折断,可考虑以下措施:1、调牙合获得间隙2、调牙合获得间隙,采用金属基托3、下前牙Ⅱ—Ⅲ度松动,拔除下前牙后修复4、唇侧突度

5、不大,采用唇侧基托,固位臂位于基牙舌侧:5、青年-中年可采用压缩义齿(舌侧基托加平导)达到降低下前牙,升高后牙作用,待得到间隙后再作修复,该义齿除进食时取下,其它时间均需戴用义齿。。修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取戴困难:原因:未掌握就位方式;(1)平行就位(垂直就位,斜向就位90度或小于90度)(2)旋转就位基托进入倒凹区:调磨卡环臂进入倒区深。调磨注意:细心磨改障碍点,不能强压义’齿就位,以免造成基牙损伤,软组织擦伤,取出困难,修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咬牙合增高或接触不良耐心调牙合,尽可能恢复尖窝接触关系,无牙合接触,原则上重排牙,也可用自凝塑胶恢复牙合接触,但不

6、提倡。3.固位不良:设计是否正确,卡环是否与基牙保持正确的位置和接触关系。4.翘动寻找支点:间隙沟,支托凹边缘锐,支托、卡环变位模型或义齿变形修复后出现的问题1.基托折断多见于塑胶基托,有横折和纵折两种1)横折:多见于前牙缺失,又为Ⅱ度深覆胎,基托薄,牙合力大,易出现横裂,用金属基托可克服这一问题,但金属与人工牙连接处为薄弱环节,人工牙面易脱落。2)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处,行使功能时牙槽嵴形成支点,成为一类杠杆导致基托折断。3)各种原因造成的翘动(制作、牙槽骨吸收)。4)基托厚度未达到要求。、5)不慎坠地使基托折断或产生隐裂,久之使义齿折断。修复后出现的问题2.疼

7、痛A.基托过长。B.基托进入软组织倒凹区。C.骨突处未作缓冲。D:组织面有塑胶小瘤。E.牙合力过大。张沛2012.4.7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