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

ID:59704747

大小:576.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11-20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_第1页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_第2页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_第3页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_第4页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教案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洁燃料汽车—醇类汽车概要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危机的日益加剧,石油价格出现了飞涨,从12美元/桶升至60美元/桶,这就为煤制甲醇的价格营造了一个较大范围的竟争空间,甲醇燃料出现了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煤制甲醇技术的大力推广,目前我国在甲醇燃料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最近在山西、陕西、山东、北京、重庆等地正准备建设6个年生产60万吨甲醇的生产基地,根据可行性评价结论证实,其完成成本均在600-850元/吨之间,即使按等热值计算,其价格也大大低于汽、柴油。根据测算不同的大、中、小型甲醇生产装置,甲醇吨产品的投资大约在1700-3000元范围内,如以改造和新建相结合,平均吨甲醇投资可按20

2、00元计。另外,甲醇生产可充分利用焦炉气和高硫煤资源,起到变废为利、化废为宝的作用,可以解决全国煤储量一半以上的高硫煤的出路问题,利于我国的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良好的循环经济工程二、乙醇汽车的发展三、甲醇与乙醇燃料的性能比较乙醇主要来自于粮食资源,具有再生性,能促进陈化粮的消耗,但从经济性分析,一般生产1吨乙醇要消耗3~3.5吨粮食,而且,由于我国粮价较高,乙醇生产工艺落后,所以生产乙醇的成本较高,车用乙醇还要进行防水、防腐蚀等,也会增加成本,目前,乙醇在汽油机上得到了一定应用[59][60]。甲醇的来源广泛,可通过煤转化合成,还可通过天然气制取、木材甚至垃圾来制取,而我国是一个煤

3、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利用煤炭制取甲醇符合了我国的国情,目前,我国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煤制甲醇技术,且生产成本也很低。另外,甲醇的含氧量和C/H比都大于乙醇,因此甲醇较乙醇更清洁。四、甲醇与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的优势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NOx和碳烟;缓解石油消耗;刺激农业生产。第二节醇类燃料的来源和主要特点一、醇类燃料的来源1、甲醇—又称木醇或木精甲醇可利用天然气、煤、石脑油、重质燃料、木材、垃圾等来提炼。传统方法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反应式如下:100~200大气压200℃以下通过铜管CH4+0.5O2CH3OH+Q50~1000大气压200~270℃铜锌铝触媒剂CO+2H2CH3OH+Q煤制取

4、甲醇的工艺是先将煤制成煤气,其主要成份H2、CO和CO2分别占50%、28%和12%,在一定条件下H2和CO可以合成为甲醇:1、乙醇乙醇又称酒精或火酒。乙醇可由乙烯水合而成,但主要是通过含有糖(如甘蔗、甜菜)和淀粉(玉米、木薯、土豆)的农作物发酵后制得。二、醇类燃料的特性1、燃料经济性好醇类燃料的辛烷值高,具有较好的抗暴性,因此可相应地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从而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另外,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速度快,会增加定容燃烧部分,有利于提高热效率;醇类燃料的着火界限宽,利于采用稀混合气,降低燃料消耗。2、有害排放物低甲醇和乙醇的含氧量分别为50%和347%,有利于改善燃烧,完全燃烧时只

5、产生水和CO2,而且,C/H值较大,是较为清洁的燃料。采用稀混合气,也有利于排气净化。3、储运方便甲醇和乙醇都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可燃液体,便于储运和携带。4、低温起动性差醇类燃料的汽化潜热大和饱和蒸汽压较低,造成混合气的降温较大,使汽化困难,难以形成均匀、雾化良好的混合气,同时会使压燃着火的延迟期变长,影响启动性能,且工作粗暴。而且,醇类燃料的沸点较低,有助于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但缺少高挥发性的组分,也对内燃机启动不利。5、热值和能量密度较低与汽油和柴油相比,醇类燃料的热值和能量密度较低,因此,输出相同的功率,需要醇类燃料的量相对会增加。6、有腐蚀作用醇类燃料对铅锡镀层、镁、锌、铜、铝和黑色金

6、属有一定腐蚀作用。对腈橡胶有轻微的腐蚀、溶胀、软化或龟裂作用。而且,甲醇有一定的毒性,会刺激人的视神经系统,可导致视神经衰弱、失明等。甲醇在供油系统会产生不溶于醇的燃油氧化物,会造成供油系统堵塞。第三节醇类燃料内燃机应用方式:掺烧、纯烧一、掺烧㈠、在汽油机上掺烧醇类燃料掺烧方式:混合燃料法—与汽油混溶(加助溶剂)熏蒸法—先物化再混合1、混合燃料法1)乙醇与汽油混合E10、E20特点:①动力性—不改变循环供油量时,功率下降②经济性—体积油耗大于纯汽油③排放性—CO、HC下降(含氧),NOx不变④润滑差—磨损加大⑤易气阻—馏出温度低、易挥发⑥冷起动性差—汽化潜热大,不易汽化⑦易分层—乙醇吸水性强,

7、而汽油排斥水2)甲醇与汽油混合M5、M15、M85性能与乙醇类似2、熏蒸法①双喷口化油器法掺烧比决定于量孔径比,可通过针阀调节。②混合掺烧法先由混合器混合→浮子室→量孔→化油器③利用进气道真空吸入真空控制掺烧比④电喷进气管—喷嘴或电控化油器气缸—喷嘴直喷㈡、在柴油机上掺烧醇类燃料掺烧方式:乳化液法、熏蒸法、蒸气法、缸内直喷1、乳化液法醇与柴油不易相溶,乳化困难,不易压燃。甲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