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园讲解学习.ppt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

ID:59704787

大小:8.33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1-20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_第1页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_第2页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_第3页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_第4页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晖园讲解学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晖园清晖园的历史演变清晖园渊源:清晖园原址为明末状元黄士俊府第,建于公元1621年。到清乾隆年间,黄氏家道中落,故园废址为清代进士龙应时购得。清晖园成型时期:到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龙应时将物业析产给其儿子龙廷槐、龙廷梓。左右两部庭院改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园,分别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香园。再后来,龙太常花园的继承人家道中落,将园卖与一经营蚕种生意的商人,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其又称作广大园。龙廷槐则获得黄氏故园的中心部分,侍奉年迈的母亲入住,旦夕读书其间。并请同榜进士、江苏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

2、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煦普照之恩。复经廷槐之子龙元任,孙龙景灿,曾孙龙诸慧,一门数代精心建设,格局定型。(0.36公顷)清晖园解放后:把左邻的楚香园,右邻的广大园以及附近的介眉堂(龙宅)、竞勤堂(杨宅)等合并一起,至此复合为一。(2万平方米)园林布局前高后低的布局形式岭南园林布局大致有四种建筑布局形式。分别是建筑四周布置布局、前园后院布局、书斋侧园布局和前院后园布局。清晖园是前园后院布局的经典例子。为适应岭南湿热气候,清晖园造园采用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

3、局。前庭为一开阔的长方形水池,后面为较为密集的住宅区。这种布局非常有利于通风,前面园林像一个开阔的大空间,它使夏季的凉风不断吹向后院.住宅后院房屋虽然密集,但通过巷道、天井、柱廊、敞厅等方式来组织自然通风,使夏日的海风,无论从平面布局或纵断面的设计布置都能吹到后院的每一角落。而后院的密集布置将建筑墙体、门窗及天井等常常处于阴影之下,减少了阳光的辐射后院密集布置可以减少阳光的辐射,其次是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大量采用门与窗结合,形成落地窗式的屏门。住宅区水池南部方池景区为园中水景区,主要建筑物有澄漪亭

4、、六角亭、碧溪草堂,以木制通花作饰的连廊与装饰有岭南佳果的滨水游廊将其联接起来。澄漪亭澄漪亭位于园内南部临水处。亭的临水一面是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观者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澄漪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门窗,八扇巨大的屏门一旦打开,亭外的景色尽览无遗。碧溪草堂位于园南,在船厅的后面。碧溪草堂正门为圆洞形,学名叫“圆光罩”,门框镂成两束交叠翠竹状。两侧玻璃屏门的裙板上,用隶书、篆书和鸟虫书体镌刻有四十八个形态各异的“寿”字,称为“百寿图”。六角亭位于水塘北侧,为一座六角亭。因亭内近水三面设有“

5、美人靠”,此亭多半是当年龙氏老母、小姐及女眷活动之处。六角亭与碧溪草堂之间以池廊相联接。中部景区中部景区是园内景色最集中之处,有船厅、惜阴书屋、真砚斋,花亭、狮子山等园林小筑,掩映在绿云深处,周围厅敞栏疏,径畅台净,浓荫匝地等景点。船厅(小姐厅)船厅与澄漪亭互为对景,沿池廊直出即抵达船厅。船厅是清晖园的主体建筑,它是模仿苏州寄畅园的船厅式样,又参照珠江的紫洞艇而建成的一座两层楼舫。惜荫书屋真砚斋惜阴书屋和真砚斋与船厅以曲廊相联,为一组庭院式书斋。为昔日园主供族中子弟读书及接待到访文人墨客之所。惜阴书房真砚

6、斋花亭位于荷池之东,惜阴书屋左面较高的小坡处。花亭为四角亭,结构上颇有特点,为了使亭内仰视平面与四角攒尖灰塑瓦顶风格一致,达到归隐脱俗的意境,免去常见的彩绘天花、藻井,而采用“不露望砖木椽者,覆以板纸,”被明代造园名家计成称为“仰尘”,戏剧家兼造园家李渔称为“顶格”的做法。狮子山花亭旁是一座惟妙惟肖的“狮山”,有一大二小的三只狮子蹲伏棕竹丛中,相互偎依,呼之欲出。在狮山的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有一株是玉棠春,又名木兰。北部景区北部景区以竹苑为代表,建筑较为密集,楼屋栉比,假山迎面,修篁夹道,巷院兼通,

7、是园主们日常生活起居之所。主要景点有竹苑、归寄庐、读云轩、小蓬瀛、红蕖书屋、凤来峰、沐英涧、留芬阁等。竹苑竹苑位于中部景区的西北部,是一个长形庭院。初看之下,庭院只有一个门口,再无出处了。但细看就会发现,原来假山有一小洞,洞上镌“斗洞”二字,从“斗洞”侧身穿过去,竟来到另一景区,那就是小蓬瀛与归寄庐等组成的院落!归寄庐小蓬瀛从“竹苑”潜过“斗洞”,即来到由“归寄庐”、“小蓬瀛”与木楼组成的另一院落,为专供园主人起居与做学问之所。归寄庐小蓬瀛凤来峰凤来峰是以古代经典的“风云际汇”石山构图,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

8、山东花石岗石砌成,共用了近三千吨石,全高12.8米,是广东省内最大、最高的花石岗石山。石山上有小径,一棵古榕穿山破石而长,还有人工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全景达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气势不凡,虽由人造宛如天开的境界。峰下水池几块“汀步”踏石,引导游人进入山洞,考究细水长流的古井。读云轩读云轩是典型的清代岭南豪宅的客厅,体现了当时龙家豪宅的气派。瓦面构造层层叠叠,融合了中国亭台楼阁“明标暗拱”的特点,每逢下雨时节,雨打瓦面,雨声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