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教学文稿.ppt

漆器教学文稿.ppt

ID:59706387

大小:8.27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0-11-20

漆器教学文稿.ppt_第1页
漆器教学文稿.ppt_第2页
漆器教学文稿.ppt_第3页
漆器教学文稿.ppt_第4页
漆器教学文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漆器教学文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漆器● 漆的产地及性能何谓“漆”?中国古代对“漆”字定义很早,早在东汉时期,许慎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就对“桼”字释曰:“桼,木汁也,可以髹物,从木象形。桼如水滴而下也。”清段玉裁注曰:“木汁名桼,因名其木曰桼。今字作漆而桼废矣。漆,水名也,在今陕西省的邠县。非木汁也。”漆本字应写作“桼”,后“漆”、“桼”通用。从漆字可以看出,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乳色天然液汁,为我国特产,国产漆又名大漆。● 漆的产地及性能漆树属落叶乔木,叶系羽状复叶,呈椭圆形。漆树分布在山区,树高可达十余米,大者树干直径在30厘米以上。有野生和家种之别。野生者通称大木漆,家种

2、者通称小木漆。●漆的精制方法天然生漆的精制工序分选漆、过滤、晾制、晒制、细滤等步骤。中国古代漆器发展演变历程 大致可分为八个发展阶段一、初露曙光的史前漆器二、逐渐成熟的商、西周漆器三、华丽浪漫的春秋、战国漆器四、鼎盛繁荣的汉代漆器五、日益完美的魏晋漆器六、富丽堂皇的隋、唐、五代漆器七、工艺精良的宋、元漆器八、千纹万华的明、清漆器新石器时期的漆器浙江余姚河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它的物理性能与漆相同。商周时期的漆器商代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达到

3、相当高的水平。商周漆盒战国时期的漆器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彩绘兽首凤形漆勺(秦代)楚国的漆器楚的含义:●楚,丛木也,又名荆。本义灌木名,一木二名,有时也以荆楚相称。●楚最早只是族名,后来成为国名,“楚”是“木”的意思,顾颉刚认为“楚”是指在山林中建国。●楚包含了楚国、楚人、楚文化等几个主要的概念。●苏秉琦:第一是地域概念,第二是国家概念,第三是民族概念,第四是文化概念。楚地漆器是中国悠悠

4、七千年漆工艺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漆器制作工序繁复、造价高昂,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于楚国贵族阶层,并有取代铜器之势,可见其国力之雄厚。楚地丰富的漆木资源提供了漆器制作的优越条件,祖先崇拜的传统风俗奠定了漆器艺术尚赤崇黑的鲜丽主调,道学与巫风的融会孕育出漆器艺术恢诡谲怪的造型及飘逸生动的艳丽图案。早期漆器仿青铜礼器的特点,反映先秦时期“礼”制的无所不在,战国漆器逐渐走出青铜造型及装饰风格的窠臼,表现出楚人对木质材料的感悟及制作的非凡巧工,突出南方席地起居的生活方式以及“饭稻羹鱼”、“瑶浆蜜勺”的饮食特点,成为展现楚人浪慢情韵和艺术风韵的物质载体。丹漆之韵祭祀宴

5、享的成套礼器—彩绘漆鼎、俎、豆一组楚墓出土了大量的漆俎、漆豆和漆鼎,这与先秦时期的礼仪活动密切相关。“鼎”、“俎”和“豆”是先秦宴享时用以盛载肉食的器具,也是各种祭祀活动中配套使用的重要礼器。豆,在先秦时是专备盛放腌菜、干果和肉酱等食物的器皿。豆亦常与鼎、俎组合使用,故而“俎豆之事”常被用作祭祀的代名词。●升鼎鼎一直被视为“明尊卑,别上下”权力和等级制度的象征。鼎最初的作用是煮食。楚式鼎中尤以升鼎最有代表性。升鼎因为这种鼎上的铭文“升鼎”而得名,其特征是侈口,立耳外撇,颈内收,束腰,平底。有的还在器身满饰文饰,“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楚人把对人体审美的

6、喜好,结合到了青铜、漆礼器的制造上,并充分体现了楚国高超的工艺水平。俎,先秦贵族祭祀、宴享时陈载牲体的案形器具,载牲陈之于堂,是礼仪用俎;解牲切割于厨,是庖厨用俎。俎有柱形四足、凹形板足等不同形制,楚简称之为“梡俎”和“房俎”(因其足似房而得名)。祥龙献食——彩绘龙凤纹漆豆其造型类似于高足盘,共由盘、座和底三部分构成。整器以盘踞于方形圆角底足上的回首衔蛇的蹲龙为座,以龙角、龙爪、龙头为支点,托起长方形圆角花口浅盘。说明楚人已能灵活运用物理学中的受力平衡原理。器表彩绘龙凤纹和卷云纹图案。莲花是佛教中的圣洁之物,也是楚地的特产。《楚辞》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

7、集芙蓉而为裳。”说明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已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因而以莲花形盘盛食祭祀,凸显了楚人对祖先崇拜的虔诚与尊敬。仿铜调味器—彩绘龙凤纹木雕漆豆此豆由盖和身两部分组成,盘、耳、柄、座均为一块整木雕刻而成。盖顶中心浮雕相互盘绕的龙纹装饰,两耳则浮雕成龙形兽面形象,纹饰刻画细致入微,满身鲜艳的彩绘。战国早期漆木器多以仿青铜礼器的风格出现,这件漆木豆即是如此。就其胎骨与造型的精美程度而言,堪称战国早期的漆工艺佳作。1978年曾侯乙发掘全景鸟瞰墓口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深11米,墓圹面积约220平方米,其形状极像我们今天

8、的三室一厅单元房,分东、中、西、北四室,都是用巨型优质梓木隔成的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