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法的三大技术

台钓法的三大技术

ID:5971281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30

台钓法的三大技术_第1页
台钓法的三大技术_第2页
台钓法的三大技术_第3页
台钓法的三大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台钓法的三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钓法的三大技术时间:2012-08-14  点击:589“台钓”自八十年代末引进,流行至今不少报刊就此法中最基本的抛竿、扬竿、调标、看标、规范化操作等技术已发表了不少论述。但台湾钓法入门后,进一步探索的到底有哪些主要技术呢?笔者总结七年来的实践认为:动态调标技术、引鱼技术及饵料和添加剂应用这三大技术是“悬坠钓法”需深入研讨的课题。  一、动态调标术  “台钓”刚入门的钓手,常对浮标的调整技术有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掌握了“调4钓2”能够上鱼就自以为然了。二是灵敏些总比迟钝好。  实践证明,长脑线悬坠钓法由于专用的超长立标把传统

2、的沉坠“悬”离池底,使露出水面的浮标随着鱼情、水情等变化带来了变幻莫测的反应。“台钓”行家认为,浮标的调整均围绕着“迟钝”、“灵敏”进行。但“钝”、“灵”总要有一个基本值作参考,“调4钓2”就是一个正常的基本值,其它各种调整都是以它为基准发展起来的。  垂钓中,气象、水质、鱼情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上钩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台钓”要多上鱼,动态调标很关键。现以钓鲫鱼为例,介绍几种典型的动态调标方法。  江南地区初夏五月、黄梅季节及雷雨前的闷热天气,气压特别低,水中溶解氧大大减少,鲢鱼、鳊鱼等中上层鱼出现“浮头”。这时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3、的鱼儿摄食量锐减,即使吃饵,也是“探”、“试”者多,吞食者少。在此情况下,正常的“调4钓2”已难见“钝喀”,极少上鱼了。此时浮标调、钓应“调5钓平水”或无风“调6钓1”,行话称“调灵敏、钓灵敏”。要检验当时浮标调整是否适当,则要看浮标有“掩’感时能否连着上鱼。  春季鱼儿产卵前后和秋高气爽时节,鲫鱼旺食,有时正常“调4钓2”时,见“钝’感,但空竿比例大。据实验观察,这是由于摄食凶猛,其“吸食”时比通常情况下嘴与饵的距离要稍远,当钓者见标下fL目时,实际饵还未吸人口中,故扬竿未中鱼。视动态,钓手应改“调3钓3”或“调3钓2”,也称

4、“调迟钝、钓迟钝”。但如果这时钓上的鱼,钩子吸得太深,说明过于“迟钝”,应改“调3钓3”。  近年来,各地出现不少专供比赛和娱乐的职业池塘,放养的均是每公斤80余尾的小鲫鱼,钓手们称“片子鱼”。竞技钓赛中以尾数计分,要钓起已出水数十次,见过世面的“滑鱼”,按正常的“调4钓2”恐怕收获甚微。笔者为此进行了专项试验,再结合现场实钓,找到了一些道理。原来大、小鲫鱼吃食动作不一个样,50克以上的鱼摄食是“吸”的动作,而“小片子”吃食是向前“啄”。如果只看到浮标向下“f屯’钓不上小鲫鱼也不难理解了。钓小鲫鱼“调钝钓灵”或“调钝钓钝”更有利

5、。常用“调5钓4”,有的甚至“调6钓7”才竿竿有鱼。  二、竞钓中的引鱼技术  引鱼,也称诱鱼。鱼引不到“位”,诱不集中,要多上鱼,取得好成绩不可能。不准“打窝”的规则对赛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鱼”技术已成为重要研讨课题。  (一)窝引:钓赛规则不允许用工具打窝,但不等于不能做“诱窝”。开赛时,混养池可视鱼的大小或密度,以钩挂法下足乒乓球大小的饵团诱鱼汇集。若在每平方米水面40余尾密度的职业池竞赛,“窝引”的用饵量有时指甲大的两颗就会超量而把鱼引乱。  (二)逗引:这里讲逗引,不是指传统钓鱼技术中的逗引鱼咬钩,而是开始时在前几

6、竿见标有反应鱼快吞饵时,故意扬空竿,使钩上的料饵散落。这样,只吃到“雾化饵”不过瘾的鱼儿见到此后落下的饵粒就会吞吃。逗引的目的是把进窝的鱼引“凶”。  (三)持续引:在鱼密度较高、气候、鱼情正常情况下,抛竿后饵钩到底稳住,5秒钟内浮标应有摇摆,上下缓缓游动,咬钩等信号反应,若钩饵落底一分钟后浮标还纹丝不动,说明鱼儿没有引到“位”。遇此,钓手应每分钟一竿不停地持续向钓点投饵,饵粒可偏大些。  (四)暂停引:钓赛中一不小心就会把鱼引得太多,反而钓不上鱼。这时明显的反应是:当抛竿后钩饵快到底时,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鱼星或窝区鱼星层层,但不

7、咬钩。浮标信号乱而多,上鱼少,这是饵料下得太多所致。可采取暂停引鱼,只用稍硬些的饵装钩或上单钩垂钓,或双钩装黏些的饵在窝区外钓,暂停向窝区补饵。另外,起竿停钓一会,让鱼群把窝中余饵吃掉大部分再钓。  (五)大饵、小饵分别引:大鱼、小鱼因消耗能量差异,平均进食量也不相同。据试验,一条2千克的大鲤鱼,开食期2分钟内可进食100克。钓赛要争尊重量好名次,开始时的窝引量应为钓鲫鱼用量的5至10倍,且装钩饵粒也要增大。如以尾数计成绩,战术上以钓小为主,引窝也要小。钓“片子鱼”装钩饵粒只能绿豆般大。  (六)荤、素、活饵结合引:初春及冬季,

8、水温较低,用“台钓”法参赛,若引鱼技术掌握不好,往往比不上老传统上鱼多。原因是,新陈代谢缓慢期鱼类更需要补充少而精的高蛋白物质,对素饵粉料问津少。此时窝引料中应加入些红虫、小蚯蚓。钓赛规则允许时,钩装一粉、一虫效果更好。  初次用粉饵的赛池,由于鱼儿还不习惯吃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