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

ID:59721188

大小:42.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1-13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_第1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_第2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_第3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_第4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提纲陈天敏(2014.2)一、从高考命题说起[来源:学科网ZXXK](一)命题趋向——稳定中的变化考试中心负责人说:新课程目标是平稳过渡,要体现新课改的探究型、学习型、多样性和选择性。更主要的是要和以往高考对接。北京2014年高考调整重点:1.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2.题目形式、考查背景、素材、考查的内容向宽的方面进行拓展。①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2、的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②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③改造古诗文默写,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联想诗句,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应用。(二)考查具体内容及比例1.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字音、字形、词语使用、句子的使用、名句默写、文学常识等,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难度属于20%【例1】有媒体统计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作家郭敬明2012年度的作品总销量,发现前者的总销量远低于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情报告

3、(2012-2013)》显示,2012年度小说类图书的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30字。【例2】江西卷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课本《先秦诸子选读》,有的考生不顾题干中的许多要求,没有概括全段内容的统领语句;或没有表达应有的形式和修辞手法;更多的是在表达方法没有使用“说明”的方法。如果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就可能答得更好一些。【例3】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作为人的

4、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任何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例4】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2.阅读文言文阅读(属60%中)、现代文阅读、古诗鉴赏(属难20%中)3.表达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试题。(作文属60%中,其他表达属20%中)(三)怎么考(列举三份试卷

5、)高考语文的三大瓶颈解决三个问题:两大阅读(文学作品阅读)题和作文。一、瓶颈之一——文学作品阅读——难度0.5A组阅读第1页共15页无论是文本内容和考查方式,仍然是传统的项目,个别省区的变化考生应予以关注B组阅读①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代文阅读(B组)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其文本的形式更加丰富,既有散文、小说文学样式,也有传记等各种实用文体。两组现代文阅读试题分值大大增加:2013年全国课标卷达34分,北京卷达39分。B组阅读,课标卷等还设置了“选考题”。②B组阅读题在内容上拓展了文本的范围,提高了阅读鉴赏的能

6、力要求,增加了探究、延伸等个性化阅读的试题。应加以关注,以便更好地备考。得分率低的原因是:不能熟练运用现代文阅读的六大能力。①理解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②筛选、概括、整合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③理解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④分析阐发文章内容的能力⑤把握文章表现方法的能力⑥分析探究能力这些能力是在长期阅读中培养出来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突破。但是其中有几点是可以减少丢分的。为什么?三大难点:①⑤⑥[例]2009年北京卷有一道题: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

7、”内涵?据统计:本题的难度系数仅为0.36(一)理解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主要问题:答题不完整【例】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13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考查语句含义,一般需要回答语句的基本意义和深层涵义。(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例】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2013湖北卷《罗曼·罗兰》)这类题的答题点一般有三个:第一,有些语句在文章中含有较丰富的信息,阅读时首先必须看得清,抓得准。

8、根据语境来确认语句本来的意义。(本来意义)第二,同时,对现代文中的一些语句,理解其字面的、表层意义比较容易,而理解其内在的蕴含的意义比较困难。因此,必须把它们置于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语句内在深层的含义。(深层意义)第三,不少时候还要弄清语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作用)【例1】“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013天津卷《胡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