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

ID:59726454

大小:2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13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_第1页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_第2页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_第3页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_第4页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应在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和展现。  学生有所发现、发明、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放飞思想、为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出示主题图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金鱼?有的学生说把四个鱼缸里的金鱼加在一起,可以用算式4+4+4+3=15;有的学生说可以列式4×3+3=15;也

2、有的学生说4×4-1=15(把四个鱼缸都看成是4条,而第4个鱼缸多算了一条,所以减去一条)。甚至有学生说把第4个鱼缸里的三条金鱼分到前面3个鱼缸里。因此可以列式5×3=15。看!这是孩子个性的展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一些引导、点拨,少一些讲解,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

3、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这样记的更牢,在以后的应用中才能“走稳每一步”。    比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叙述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教学时,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来教学,通过观察1:2=2:4=6:1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逐一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由谁到谁的变化过程,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体会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用同一语式去表达,但是到最后学生也未必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

4、比较简练、准确地数学语言来描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先来分析一下比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就会找到与它的叙述非常相似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沟通三者联系的“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的叙述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练习。那么,就可在此基础上让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通过:1、猜想。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相当密切,那么,在比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是怎样的?老师引导学生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上进行替换。2、验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汇

5、报验证结果。3、小结。经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知道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经过补充使它更完整了,在比中确实存在这种性质。此时学生进行完整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我们也就突破了“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我们要做到在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备课时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努力实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让学生“走稳每一步”。 对“四基”的认识这次新课程标准把过去的“两基”,也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成“四基”,增加了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现就增加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新课程“四基”的理念指导

6、下,我们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扎实和基本技能熟练的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如果只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那么我的教育只会把一个率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培养”成惟命是从,毫无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听话的“好孩子”。笔者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2000年,有好事者在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做了一道对比的实验。实验在正规的考试环境条件下出了一道题目:“河里有一条船,船上有25只的鸭子,15只鹅。求划船的人多大岁数。”欧洲孩子的答案,无一例的是“不知道”。中国的回答“不知道”占20%,有80%的孩子回答是“40岁”或

7、“10岁”。运用加减法把鸭子和鹅的只数想加就是划船人的年龄,显然是不符合思维的,不过,犯下思维错误的孩子绝对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出于一种习惯。实验结束后,问答错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的回答是:老师不会出错或老师出题总有自己的道理。宁愿相信老师,不相信自己,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做?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通过模块二的学习,总算找到了答案。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中,不时的还有一些教师在教授孩子知识的时候,只注重知识的获得结果,而忽视了知识取得的过程和或很少注重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