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ID:5972826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_第1页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_第2页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_第3页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_第4页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呼吸机的操作流程利用机械装置,改变病人气道或者胸腔压力产生通气以代替、控制和辅助病人呼吸运动,抢救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一、操作目的用于危重病人,改善通气、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做功。二.操作评估(1)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体位、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皮肤黏膜颜色。(2)评估病人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针:a临床指针: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或停止,呼吸频率>35次/minb血气分析指针:pH<7.20~7.25;PaCO2>9.33~10.7kPa(70~80mmHg);吸入40%氧30min后,PaO2<6.67kPa(50mmHg)。C其他呼吸生理指标:VC(控制通气)<10~1

2、5ml/kg;PA-aO2>6。67kPa(FiO2=0.21时)或PA-aO2>40kPa(FiO2=1.0时);最大吸气压<2.45kPa;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肺内分流Qs/Qt>15%。(3)评估病人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a 失血性休克或者其他低血容量性休克,未及时补充血容量时。   b 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等,未放置引流管前。   c 大咯血或气道堵塞而堵塞物未清除者时。   d 严重肺气肿,有多发肺大疱或巨大肺大疱者。三、 操作前准备1)病人准备:(1)根据医嘱做好血气、血尿常规、血生化及心电活动的监测。(2)清醒病人了解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及重要性。(3)体位

3、舒适,情绪稳定。2)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远离火源。3)用物准备:管道氧气装置或者氧气筒及呼吸机装置。四、操作程序(1)携功能正常的呼吸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2)呼吸机接电源和气体装置。(3)气道连接:a 鼻面罩:用于神志清楚且合作者或者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者b 气管插管:用于昏迷及不能有效通气者。一般保留72h。经鼻低压气囊插管者可较长时间保留。c 气管切开;用于长时间机械通气者。                        (4)由医生根据病情调节好呼吸机的通气方式及各参数,调节各预置参数(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时比、呼气压力、呼气末正

4、压、供氧浓度等,确定报警限和安全阀,调节湿化器温度和加热档位)。(5)用模拟肺与呼吸机连接进行试通气,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6)确认运转正常后连接病人。(7)观察病人两侧胸壁运动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检查通气效果。(8)人工通气30min后做血气分析检查,根据结果调节限定的通气参数。(9)随时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等变化。(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三、 健康教育(1)向清醒的病人和家属介绍呼吸机的使用目的、方法和重要性(2)告知呼吸机报警出现的原因,避免增加病人和家属的紧张与不安。(3)做好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四、

5、 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类型,熟练掌握呼吸机性能和操作方法。(2)确定机械通气的方式:a 间歇正压通气IPPV适用于自主呼吸完全停止或较弱的病人。b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适用于自主呼吸较好,但每分钟通气量不足及撤离呼吸机的病人。c持续气道正压CPAP适用于肺不张和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也可用于呼吸机撤离的病人。d 压力支持通气PSV适用于撤机前使用;呼吸肌功能减弱者;人机对抗时可使人机协调。(3)确定并设置呼吸参数:a 呼吸时间比(I:E):一般按1:(1.5~2)调节。b 潮气量:成人8~12ml/kg;儿童5~6ml/kg。c 呼吸频率:成人12~16次/min;

6、学龄儿童20次/min;婴幼儿30次/min;新生儿40次/min。d 气道压力:一般成人为12~20cmH2O。e 吸入氧浓度:常在40%~50%,不宜超过60%。(1)确定并设置PSV压力或PEEP值。(2)确定并设置触发灵敏度。(3)确定并设置报警限和气道安全压力。(4)调节温化、湿化温度:每日湿化液不少于250ml,湿化温度在32~35度为妥。(5)使用呼吸机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呼吸改善指针,定期进行血气分析监测。(6)保持气道通畅,正确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吸入气体的温度应保持在32~37摄氏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病人呼吸道黏膜或温度过低使呼吸道黏膜过于干燥。

7、(7)经常添加湿化罐内蒸馏水,使之保持在所需刻度处。集水瓶底处于朝下方向,随时倒集水瓶内的水,避免水反流入机器内或病人气道内。(8)及时处理呼吸机异常工作状态,如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